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研究意义就必须研究概念。概念的产生是基于身体对世界感知互动的结果。感知主要来源于人对世界的观察。人在观察某一对象时所处的位置被兰盖克称为着眼点。着眼点不同,观察者对同一事物观察到的内容也不同。可见着眼点在人的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影响到概念的内容,或曰意义的内涵。人们通常通过更换不同的着眼点即着眼点转移来对某一观察对象进行全面的认识。因此,研究着眼点及其转移是非常必要的。目前研究着眼点的文章并不多。兰盖克本人也只是在他的《认知语法基础》一书中提出了着眼点这个概念,并未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从认知的角度来讨论着眼点的转移及其功能和应用。本文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介绍了与本文有关的认知理论,主要是兰盖克在他的《语法与概念化》一书中提出的着眼点,它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着重描述了着眼点是如何转移的、它的功能和运用。本章以观察者为主体,分别从三种情况来分析着眼点的转移:(1)观察对象是人;(2)观察对象是物和场景;(3)观察对象是时间和在一定的时间内的行为状态。通过对上述三种情况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着眼点的转移具有三种功能:(1)它可以确定场景中人物视角的转换;(2)它在我们认知活动中起着衔接的作用;(3)它转移的方式表明了时间与行为的关系。 第三章是对着眼点转移的三种功能的具体运用。(1)应用于文学作品中的视角分析;(2)应用于解读后现代文学作品,如库弗的《保姆》。(3)用来分析英语动词的时与态。 文章的最后是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及其未来前景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