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1年的上半年5月初,《成渝经济区域规划》被国务院正式批复,国家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是基于以下的考虑:在“十二五’时期,成渝两市的经济合作与互动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经济方式、促进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2008年以来,成都重庆两地吸引资金的力度不断加大,招商规模也在不断加大,国际上著名的电子信息行业巨头陆陆续续落户成渝两地。成渝两地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十二五时期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多项巨大的发展成就,在成渝区域经济的框架中,将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两地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发现两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面临共同的发展机会和相互的竞争。两地在面对共同的发展契机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寻求两地的合作发展模式,更不能忘了两地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相互竞争关系。但是要努力实现成渝两地的电子信息产业的产业合作与竞争优劣势的转化与互补,要把加速两地的良性竞争放在首位,同时不能忽视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合作发展,使之成为两地的经济合作的主要趋势。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办法,运用一系列相关的指标,分析评价了成渝两地的电子信息发展现状,然后归纳总结了两地发展重点、发展基础、产业竞争力、发展模式等。找出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在发展中遇到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运用比较优势理论等知识,提出针对两地的发展战略,和两地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合作以及发展的一些建议。西南地区其他的区域,也可以通过本文分析出来的成渝两地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优势和成功经验,来有效发展本地的电子信息产业。本文的写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阐述了研究成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必要性和实践意义。在文献综述部分,分别介绍了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电子信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首先介绍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定义,然后分别论述了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以及国内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第三部分是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及比较分析。从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模式、发展体系与发展集聚程度三个部分做出重点比较。第四部分是成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的比较分析,从两地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重点规划领域做出比较。第五部分成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研究,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结合因子分析法对两地的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产业环境竞争力作出实证研究。第六部分推进成渝两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第七部分研究结论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