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IG风电场次同步振荡的分析与抑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angmaf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逐渐扩大。为了解决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风力发电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而风能丰富的地区一般远离负荷中心,使得风电面临着大规模远距离传输的问题。串联补偿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线路的输电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到了风电外送线路上。但串联补偿线路在运行中,有时会引起风力发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对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大规模风电场经串补线路远距离外送时发生的次同步振荡的问题展开了相应的研究。首先,为了分析风力发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起因,建立了双馈风电场经串补线路的并网模型,结合具体算例,进行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特征值分析,得到了振荡模态和主要影响因素。搭建simulink仿真模型,对系统进行时域仿真,验证了特征值分析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系统串补度对于次同步振荡的具体影响,为后续设计抑制策略提供支撑。其次,为了有效抑制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根据特征值分析结果,依据影响振荡的主要因素,设计转子侧和定子侧的振荡抑制器。由于风力发电系统结构复杂,无法建立其精确的数学模型,因此设计了一种可以自调整因子的模糊阻尼控制策略,分别应用在风机转子侧和定子侧,作为附加控制配合风机原有的控制器工作,仿真分析表明,所设计控制器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对次同步振荡的抑制能力,并可以增加串补度,以提高系统的输送能力。最后,为了更好地抑制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提出了以转子侧为主、网侧为辅的风机内部模糊协同控制策略,通过风机转子侧与网侧的附加模糊阻尼控制器相配合的方式,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同时,将模糊阻尼控制策略引入SVG的控制环节中,在维持系统母线电压的基础上,辅助进行次同步振荡抑制。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良好,抑制系统的次同步振荡更为迅速,过程波动的更小,恢复稳定运行状态后也更为平稳。
其他文献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 Organic Frameworks)是一类重要的具有多孔结构的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由于其可用作MOFs衍生材料制备的牺牲模板,引起了材料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我们的研
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和调查问卷法,调查问卷法,调查分析急行跳远产生肌肉酸痛的特点和在运动后拉伸肌肉加小幅度、小负荷、快速运动缓解学生肌肉酸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肌
钢筋锈蚀是使混凝土结构发生劣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实际的工程结构中锈蚀往往发生在结构构件的局部区域。本文在两种通电锈蚀方式的基础上展开对局部锈蚀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进行了两种不同锈蚀方式的锈蚀试验,试验表明:锈蚀区域均有锈胀裂缝产生,第一种锈蚀方式下III面箍筋方向锈胀裂缝不明显,第二种锈蚀方式下试件产生锈蚀产物的时间较长且锈蚀区域纵筋方向的锈胀裂缝宽度变化不均匀。(2
旅游形象对旅游目的地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旅游形象的推出,可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并且扩大市场占有率。安徽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也有这独特的文化资源,但是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习惯和消费行为等方面研究,分析其消费的特点、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促进高校体育的发展,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正>【编者按】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于重要交汇期,知识与创新的世界版图出现新格局,科技创新活动的全球分布及研发模式正在发生新变化。因此,通过对关键科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