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绘画中“树”图像的情感表现研究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事物,它与生命的存在息息相关,是人与自然,与非自然紧密相连的纽带,它成为许多艺术家风景绘画中主要的描绘对象。树的形式美以及其象征意义都给艺术家们进行风景创作提供了灵感,提供了情感表达的依据,他们以树传情,用树言志,绘树明心。艺术家借助“树”这一客观物象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借物抒情,借景抒情。世界之大,文化各异,在艺术发展史上,关于“树”的绘画作品千万,不同艺术家对于“树”的表现形式各异,但是当艺术家在选择“树”作为表现对象的时候,必然是将其视为传递内心情感的载体,艺术家对于作品中的“树”的表现寄予了不同的情感。本文通过分析这些艺术家作品中的“树”的情感表现,了解艺术家作品中“树”所传递的情感与思想,同时结合系列作品《密林》来综合论证不同绘画方式对于作品中“树”的情感表现及其特殊意义。希望对风景绘画的形式有更广阔的思考,对“树”的创作手法和情感表现有更详细的认识,拓宽艺术表现的领域,并对人与自然有更深刻的思考。本文通过理论与创作实践结合的方式,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这个部分从选题的目的,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内容进行叙述。第二章是理论背景,这个部分分别论述了风景画的定义以及“树”在风景绘画中形象的溯源,树作为艺术家寄情于景的媒介,在不同艺术家笔下有着不同的形象,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最后对绘画创作中情感的定义和作用进行概述,情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带有情感的艺术作品才能反映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将起传递给观者。第三章主要从两个部分分析艺术家们作品中“树”所传达的情感,首先是将部分艺术家作品中“树”表达的情感进行分类,其次是分析不同艺术家对于“树”不同的表现方式,树的形态特征、树的色彩表现以及笔触表现都传递着不一样的情感。第四章是对于《密林》系列创作的实践阐述,首先是创作的灵感来源,“树”作为大自然中最大的生命形式,其独特的形式美让笔者产生创作的冲动,同时通过材料的择取,单色的运用,线条的运用去探讨作品中“树”的情感表现,其次是对作品进行逐个详细的阐述,表述各自传达的情感,最后阐述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创作带来的对于绘画的认识与思考。
其他文献
债转股作为企业债务重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将债权转化为股权,减轻企业偿付压力,为企业重新得以发展赢得时间。相对于政策性债转股,市场化债转股则是通过债权人与债务人自主
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地方经济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更是极大的依赖当地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无为县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经济强县之一,县内民营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巨大,形成了以电线电缆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圈。无为县内民营企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因融资渠道的限制面临着巨大的融资难题。为了有效获取资金、促进企业发展,无为县内大量电线电缆企业采用了互保联保贷款模式,形
<正>3月28日,2018全国花卉产销形势分析会在西安举办。中国花卉协会秘书长刘红、陕西省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亭、陕西省农业厅副巡视员王小庆、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杨淑艳、陕西
在中国白酒的酿造过程中,大曲是微生物和粗酶的载体,是原料的一部分,为中国白酒提供风味物质。大曲是一种由霉菌、细菌和酵母自然接种而成的。在大曲的制作过程中,原料通常经过碾磨、加水、压成砖状,然后在自然条件下培养。大曲经发酵后,含有多种微生物,如芽孢杆菌、醋酸菌、曲霉、毛霉、酵母菌等,还含有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蛋白酶等多种酶。大曲在发酵过程中积累了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等多种物质,为白酒的挥发性成分的形
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与其相关的研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对于文言文的语言教学研究尤其是和语言建构与运用相关的研究却少之又少。语言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起点和贯穿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前期基础工作,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也必须通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才能达成思维的提升、审美的创造、文化的传承。对语
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我们的现实生活,而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努力,让知识去改变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