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初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历史考察与研究,旨在对这一思潮有一宏观全面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以期对我们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整个民族国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 言:对“国民性”略作释义,对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史进行回顾,并提出本文的基本思路:第一章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兴起:考察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渊源。第二章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流变:以时间为序,依次考察了维新人士、立宪人士、革命人士、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人士以及守旧人士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最后,就外国人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也作了简要评析。第三章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内涵:从进步人士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评、对理想国民的设计、以及提出国民性改造的方法与途径三个方面,对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内容进行了剖析。第四章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评价:肯定这一思潮的历史意义,并指出其理论和实践的不足与局限。结语:简要归纳本文要点,指出本文进一步研究所应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