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清末民初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历史考察与研究,旨在对这一思潮有一宏观全面的认识与客观的评价,以期对我们当前的素质教育和整个民族国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全文共分六个部分:导 言:对“国民性”略作释义,对本课题研究的学术史进行回顾,并提出本文的基本思路:第一章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兴起:考察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与思想渊源。第二章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流变:以时间为序,依次考察了维新人士、立宪人士、革命人士、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人士以及守旧人士对中国国民性的认识。最后,就外国人对中国国民性的探讨也作了简要评析。第三章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内涵:从进步人士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评、对理想国民的设计、以及提出国民性改造的方法与途径三个方面,对国民性改造思潮的内容进行了剖析。第四章 国民性改造思潮的评价:肯定这一思潮的历史意义,并指出其理论和实践的不足与局限。结语:简要归纳本文要点,指出本文进一步研究所应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醋酸曲安奈德利多卡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制定了牺牲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对农村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鲁西南地区作为典型的农业区,农村社会生活
基层公务员激励的构建直接影响基层公务员队伍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影响着行政效率提高和职能的转变。本文从阿坝州若尔盖县基层公务员实际状况调查研究来看,对其在现状工作
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通商口岸的建立和传教士的到来,沿海地区开始出现教会女校,开创女子教育之先河。在社会巨大变化的作用之下,清末各省纷纷办起了女子学堂,处于西北内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