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地理教育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次经历较大的起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要求、经济条件的制约、地理学科自身的因素等等。对于地理教育而言,教师与地理课程的关系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决定其能否健康顺利地发展。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在知识经济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我国正兴起新的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本文通过对新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发现: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受到特别地关注;国家空前地强调普通教师的课程权力,大力引导教师以主体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新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教师必须参与新课程开发”是课程改革中达成的共识。但本文研究发现中学地理教师的工作现状令人失望和担忧。如何使即成的理论变为现实,进而真正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已成为当今基础地理教育中倍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中学地理教育现状入手,分析教师参与地理课程开发的真实情况,并结合地理教育发展历程和各种课程理论,深入剖析了影响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内、外因素;明确指出: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教师必须作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一步提出“中学地理教师怎样在日常工作中真正作为课程主体参与课程开发”的具体设想,并企望籍此得到课程专家的重视,以及作为沟通课程专家和普通教师的“桥梁”,整合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等各环节,使之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