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学习的HEVC帧内预测快速块划分算法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高级视频编码标准AVC(Advanced Video Coding)相比,高效率视频编码标准HEVC(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大大提高了编码效率,这得益于HEVC采用了许多新的编码技术。但是新技术的引入增加了编码器的计算复杂度,也阻碍了HEVC的应用。因此,研究HEVC快速编码算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基于机器学习的HEVC帧内预测快速块划分算法,主要创新性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的帧内预测快速块划分算法,其创新性在于利用图像方差、边缘方向、梯度方向、量化步长和编码单元CU(Coding Unit)尺寸大小五类共九个特征提高了SVM模型的分类准确性。首先在离线阶段提取CU块的特征值作为输入数据,提取CU块的划分与否作为标签以此来训练SVM离线模型。该SVM模型选用径向基函数RBF(Radical Basis Function)为核函数,惩罚参数C和RBF参数γ是由网格搜索法确定的。在线阶段提取当前CU块的特征值并将其输入到SVM离线模型中,最后通过SVM离线模型的预测值判断当前CU块是否继续划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HM13.0标准算法相比将编码时间缩短50.5%,而编码比特率BD-Rate(Bj?ntegaard Delta Bit Rate)仅仅增加0.92%。与经典帧内预测快速块划分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编码时间和编码性能上都有良好表现,其中编码时间缩短30.1%,而BD-Rate也减少0.87%。与同样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的文献相比,该算法减少11.6%的编码时间,而BD-Rate也减少0.13%。(2)提出了一种基于贝叶斯决策的帧内预测快速块划分算法,其创新性在于去掉了传统贝叶斯算法的离线训练阶段,并且利用图像方差、边缘方向、梯度方向和编码单元CU尺寸大小四类共八个特征提高了贝叶斯分类器的分类准确性。首先通过场景变化检测将视频帧划分为快速块划分帧和在线学习帧,场景变化检测方法是基于平均灰度差值实现的。其次,对于场景发生变化的视频帧和在线学习视频帧,进行标准块划分,并提取编码单元CU的特征值,以此建立高斯混合模型。该模型是根据EM(Exception Maximization)算法来确定模型的具体参数,并由K-Means算法初始化参数值。对于在快速块划分视频帧,提取当前编码单元CU的特征值并将其输入到高斯混合模型中,最后通过最小错误率贝叶斯公式判断当前CU块是否继续划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与HM13.0标准算法相比将编码时间缩短52.2%,而仅仅增加0.99%的编码比特率BD-Rate。与经典帧内预测快速块划分算法相比,该算法在编码时间和编码性能上都有良好表现,其中编码时间缩短30.6%,而BD-Rate也减少0.82%。与同样使用贝叶斯决策算法的文献相比,该算法减少19.3%的编码时间,而BD-Rate仅增加0.09%。
其他文献
随着技术的发展,获取到的图像的大小越来越大。所以以像素为基本处理单位的图像处理算法的性能越发不能够满足人们的要求。超像素分割算法就是为了处理这个问题而出现的。超
疾病基因的确定是基因组学从科研走向应用的重要步骤,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相关研究,其中筛选潜在疾病基因是生物信息学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疾病基因的确定流程周期长,需要筛
随着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的各个领域,如间歇过程、连续过程、离散过程等,以及食品、电力、水处理、化工等行业。随着工业控制系统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以光纤为传感和传输媒介,较点式和准分布式光纤传感器可实现分布式测量,扩展了检测范围。以马赫-曾德尔光纤干涉仪为基础搭建的相位调制型分布式光纤传感
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获取方式,需要具备高频率采样、高精度同步采集和大量数据传输的能力,这些高性能需求将导致现有的机械振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进行
由于Wi-Fi设备价格低廉、部署简单,近年来实现了大规模覆盖,Wi-Fi通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Wi-Fi信号因其处于特殊的频段而天然具有穿透性能强、感知范围广等优点。在满足基本
高温气体的辐射特性计算在很多领域均有应用,如高速目标的红外特征探测。结合传统的气体辐射特性参数计算方法,研究拥有更高计算效率的高温气体辐射特性参数计算方法具有重要
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指的是将给定的一幅低分辨率图像通过特定的算法恢复成相应的高分辨率图像。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超分辨率重建技术在视频图像压缩传输、医学成像、
固井是石油工程中的重要作业过程。传统振动固井技术由于振源安装在井口或者井底,振动波在阻尼的作用下不断衰减,对井深达数千米的井振动效果不理想。随行振动固井技术,在充
壳聚糖,几丁质的脱乙酰基产物,具有比几丁质更好的溶解性、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壳聚糖有抑菌、保湿、调节血脂等优良性能,因而在食品、医药等领域有很大的开发和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