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兰素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机制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因其营养丰富、清爽可口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但苹果的货架期却因苹果腐烂病菌的侵染而缩短,这一情况严重制约了苹果行业的发展。生物防腐因其安全无毒、高效等特点,成为苹果采后腐烂病防治的新研究热点。香兰素为植物源提取物,具有天然、安全的特点。本研究以香兰素为对象,通过测定其对苹果常见腐烂病菌的抑菌谱,探究其是否具有广谱抑菌效果,并筛选出香兰素对其具有显著抑制效果的菌株。以该菌株为靶标病原菌,一方面,探究香兰素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机理;另一方面,探究香兰素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苹果本身品质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香兰素能否诱导苹果机体产生抗病性,抵御病原菌的入侵。研究结果可为香兰素能否用于苹果采后腐烂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以期开发一种环境友好、高效无毒的新型生物防腐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探究香兰素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香兰素对大多数腐烂病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具有广谱抑菌效果。其中,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显著,因此以链格孢菌作为靶标病原菌,进行后续相关实验。2、探究香兰素对链格孢菌的抑菌机理。香兰素对链格孢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兰素显著抑制链格孢菌的生长速率、生长量及孢子的萌发,并确定10.0mg/m L为最适香兰素抑菌浓度,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香兰素对链格孢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香兰素处理能够增大病原菌细胞膜透性,促进病原菌脂质过氧化,通过抑制其己糖激酶、果糖-6-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提高其葡萄糖含量,并降低其丙酮酸含量,影响病原菌糖酵解途径正常运行。3、探究香兰素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苹果本身品质的影响,以及能否诱导机体产生抗病性。香兰素对苹果腐烂病的防治效果表明,以链格孢菌、青霉菌作为病原菌,经香兰素处理的苹果,其防治效果为70%左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香兰素对苹果本身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香兰素处理的苹果,其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升高,改善了苹果的品质。诱导抗性实验结果表明,香兰素提高了苹果总酚、类黄酮和水杨酸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通过激活苯丙烷和水杨酸代谢途径诱导苹果产生抗病性。综上,香兰素可作为安全无毒的诱导剂和保鲜剂,既可以抑制相关腐烂病菌的生长,还可以提高苹果果实抵抗病原菌入侵的能力,并改善果实品质,对苹果采后腐烂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该研究结果为苹果采后腐烂病防治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向。
其他文献
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是地方进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制度,也是我国全覆盖备案审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规定的实质内涵、历史沿革及其意义进行概括性梳理的基础上,对31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对本地备案审查的具体相关法律依据进行总结、对比分析,从备案、审查、处理及保障监督几个方面入手可以更加全面了解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的制度实践。2017年
随着计算机、无线通讯等技术领域的发展,信息的数字化处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今整个人类社会已进入到了数字时代,各类数字化电子产品应运而生。而在现实环境中,人们接触的信息如声、光等多为模拟量,因此用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的设计成为了数字化信息处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逐次逼近型(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SAR)ADC,由于具有功耗低、结构
随着新时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应用在工程上的模数转换器(ADC)类型不胜枚举,其中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AR ADC)凭借着速度和精度中等、功耗和成本低、结构简单等综合优势脱颖而出,并广泛应用在便携式仪表、工业控制以及数据/信号采集等领域。本文基于1.2V低电压环境下设计了一款采样速率为5MSps、转换精度为12位的SAR ADC。论文首先讲述了ADC的工作原理及主要的性能参数并对几种主流的ADC类
皮肤处于人体最外部,是覆盖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创伤是一种导致皮肤结构变化的外科疾病,与皮肤结构密切相关。创伤修复主要包括止血期、炎症期、增殖期和重塑期。持续的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影响创伤修复过渡到增殖期。增殖阶段主要是通过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形成肉芽组织和新血管,完成组织形成和重塑。创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给社会医疗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多肽药物具有分子量小、成本低和体内半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线学习已成为当下学习的趋势。在线学习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获得最新的学习资源,而且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更加灵活。然而,在线学习也存在一些缺点。在线学习减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由于缺失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学习课程过程中感到孤立,学习上遇到的难题难以得到及时沟通和解决。以学习小组的学习方式将大幅改善这一状况。在学习小组内,学生之间可以深入讨论某个问
现如今,随着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对高分辨率光检测和测距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如何利用激光信号准确测距变得十分重要。激光测距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为基于时间差的直接测距法,另一种为基于相位差的间接测距法。本文中所采用的是基于直接测距法的单光子计数型激光雷达测距。由于单光子计数型激光雷达测距系统的敏感度非常高,测距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声。因此,如何有效的去噪是利用激光准确测距的关键。虽然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很多
疱疹病毒是二十面体对称的双链DNA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迄今已发现的能感染人的疱疹病毒主要有带状疱疹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现已成为世界上第四大传染病。据统计有70%~90%的成年人曾感染过HSV-1。HSV-1最初的感染部位一般是口腔黏膜或者其他相关区域的上皮细胞,并在这些部位发生裂解感染。随后,病毒会沿着神经元轴突传递到宿主的三叉神经节等神经组织中,产生终生性的潜伏感染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一种具有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特点的进行性疾病,可以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和继发性肺纤维化两种。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最严重、最危险的一类,患者预后很差,生存期短。最近的病理学研究表明,新型冠状肺炎患者也普遍有不同程度的肺纤维化现象。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作为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
结直肠癌(Colorecral cancer,CRC)是全球发病率位居第二、死亡率位居第三的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在结直肠癌中,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ment,TME)是由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可溶性分子和肿瘤间质细胞等共同构成的局部内环境,TME中浸润着各种免疫细胞,可以促进或抑制肿瘤的形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指非心源性的由外伤、败血症、多次输血、急性胰腺炎以及某些类型的药物毒性等致病因素引起的呼吸衰竭。其中,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脓毒症是急性肺损伤发病中最常见的原因。急性肺损伤的特征包括:广泛发生的肺泡损伤、产生肺水肿、中性粒细胞的黏附和浸润、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表面活性剂合成和分泌等功能产生障碍。尽管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