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玉米秸秆全组分利用的自催化水热预处理工艺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tong1992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料乙醇属于生物质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液体替代运输燃料,具有其它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难以替代的作用,对于改善环境、缓解能源危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得到美国、巴西、欧洲及中国等相关企业及研究机构的关注。木质纤维素是地球上具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我国每年仅农作物秸秆就产生7亿多吨,其中玉米秸秆的产能约为6亿吨,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全组分利用技术的潜在经济效益将为纤维素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同时,作为纤维素乙醇生产关键技术之一的预处理技术对后续酶解、发酵及废水处理等生产过程的清洁及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首先进行了玉米秸秆原料水热预处理实验,研究了预处理液中木糖、葡萄糖、乙酸、糠醛、5-羟甲基糠醛(HMF)及酚类等组分的生成规律及酶解效果,首次提出了玉米秸秆原料两级水热预处理工艺。通过实验确定了适宜工艺条件,一级预处理条件为:温度180℃,时间30min;二级预处理条件:温度200℃,时间20min。该工艺在获得较高木糖及葡萄糖收率的同时,能有效控制副产物糠醛、HMF及酚类等的生成,为后续酶解、发酵及废水生化处理过程提供适宜的底物。本论文在玉米秸秆原料水热预处理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乙酸浓度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预处理液回用技术的玉米秸秆自催化水热预处理强化工艺,开展了相关的工艺实验研究,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温度为180℃,时间30min条件下,预处理液回用工艺乙酸的控制条件为0.8%(wt),折算为连续生产过程中预处理液适宜的回用比例为75%,酶解验证实验中葡萄糖的收率由80.82%提高到85.44%。同时也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酶解效果的强化作用,酶解验证实验中葡萄糖的收率由80.82%提高到84.64%。最后,本论文在以上研究工作及本科研团队先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自催化两级水热预处理、同步酶解发酵、精馏脱水、分子筛吸附及废醪液生化处理等技术为特征的玉米秸秆全组分利用的纤维素乙醇生产技术,在降低预处理成本,实现原料资源最大化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世界各国均对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进行着探索,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今,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一直沿袭既有制度。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政府财政压力也日渐加大,
介绍了复杂环境条件下104.1m高剪力墙结构楼房爆破拆除,详细阐述了三个大切口的定向控制爆破技术的应用。采用蝶式切割机对剪力墙进行了预处理,重点论述了切口位置、爆破参数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商品。住房既是人们基本生活必需品又是高附加值商品,仅仅依靠市场是不可能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需要的。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凌驾于市场之上,为低收入群体提供
目的:观察咽鼓管咽口和鼓室口球囊扩张术联合乳突开放式根治术,治疗伴咽鼓管功能障碍胆脂瘤型中耳炎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入我院诊治的伴咽鼓管闭塞或狭
异地高考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焦点,从顶层制度设计和安排提上了改革议程,具有制度创新诉求和政策实施难度。通过SW0T矩阵模型对异地高考面临内外环境的客观性分析,结合
目的比较阿加曲班和普通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及其并发症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
本文追溯了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历史发展,分析了科学研究在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取得今日成就的原因,描绘了其当前面临的挑战,并指出了要继续谱写辉煌所需应对的问题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对扶贫工作提出了"精准扶贫"的要求,这一要求随之成为我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指导和方向。本期我们就针对"精准扶贫"的背景、问题和解决
"十四五"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聚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泉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建设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
工业生产中,螺纹联接质量的重要性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螺纹联接的质量是保证设备质量及设备正常运转的基础.绝大多数螺纹在联接时都要预紧,目的在于增强联接的刚性、紧密性、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