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下粘膜给药属于非侵入式给药,具有使用方便、无胃肠及肝脏首过效应、吸收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等特点[1]。舌下粘膜给药的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药等多种药物的研究[2]。最早用于舌下给药的就是治疗心绞痛的药物。舌下给药途径优点主要表现在:1、舌下黏膜通透性好,渗透路径短,且舌下具有丰富的血管,药物可以通过毛细血管直接进入体循环,药物吸收迅速,见效快,具备全身给药的条件。2、舌下给药可以避开肝脏的首过效应以及胃肠道的破坏和降解,有利于保持药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时还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和肝脏的毒副作用。3、舌下给药途径简单易行,依从性好。4、与鼻腔粘膜相比,舌下粘膜不易损伤,而修复功能又强,不易造成粘膜损害,安全性更好。舒胸片由三七、红花、川芎三味中药组成,临床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的治疗。其中,三七有效成分人参皂苷Rg1,川芎有效成分阿魏酸(FA)具有较好的体外透粘膜基础。根据舒胸片组方特点,将其改良成舌下给药(片)的新剂型,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使用便捷、起效快、生物利用度较高、稳定性好的新型制剂[4]。第一部分川芎和红花提取工艺优化本实验建立HPLC法测定川芎有效成分FA和红花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 A)的含量。FA准曲线方程为Y=95785X+58479,R2=0.999,在1.7~10.2μg/ml浓度范围内FA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HSYA A标准曲线方程为:Y=16842X-10835,R2=0.998,在3.6~21.6μg/ml浓度范围内HSYA A与其对应的峰面积成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川芎、红花药材加一定浓度的乙醇进行超声提取。按照L9(34)正交实验设计提取方案,分别以乙醇浓度A(%)、乙醇用量B(倍)、超声时间C(min)和超声次数D(次)为影响因素,以干膏收率(%)、阿魏酸和红花黄色素A的转移率(g/g)(5:1)为评价指标进行评价。得出加12倍5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20min,能较大限度的提取红花与川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第二部分舒胸舌下片成型工艺的优化综合加权评分法是将多指标试验的结果根据各项试验指标在整个试验中的重要性确定出其所占的权重将多指标的试验结果化为单指标的试验结果-综合加权评分值,然后按单指标分析方法对方案进行综合选优的一种方法[5]。本实验中以乳糖和甘露醇的比例、用量,微晶纤维素用量为考察对象,以压片的外观、硬度、脆碎度为考查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及综合加权评分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加权求和。得出舒胸舌下片最佳成型辅料为药材提取物-乳糖甘露醇(1:9)-微晶纤维素比例为6:8:0.5。按该配方制备的样品,质量稳定、重复性好。第三部分舒胸舌下片体外促透剂的优选氮酮、油酸、薄荷醇为常用皮肤和粘膜给药促透剂。本实验采用Frank扩散池进行体外扩散实验,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的累积透膜量,按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设计实验,优选氮酮、油酸和薄荷醇的最佳比例。最终得出舌下片最佳促透剂为2%的氮酮、2%的油酸、5%薄荷醇组成的复合促透剂。综合考虑成本等因数最终选择6%的氮酮或者6%的油酸单独作为促透剂。第四部分舒胸舌下片定量定性方法的建立1.建立了舒胸舌下片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和人参皂苷Rg1的TLC定性分析方法。2.建立了舒胸舌下片的主要成分人参皂苷Rg1、Rb1、三七皂苷R1的HPLC定量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