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形可约性证明的DNA算法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yue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NA 计算是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1994 年,Adleman 在著名杂志Science 上发表第一篇关于DNA 计算的文章,他用DNA 在试管中解决了著名的哈密尔顿路径问题。DNA 计算具有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而且与传统的电子计算机相比能存储更多的数据。目前DNA 计算的研究已涉及许多领域,包括生物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工程等多领域,包括生物学、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工程等具体应用,是计算概念上的一次革命。四色问题在1852 年首次提出。是一个可与费马猜想相媲美的难题,直到1976年才由哈肯和阿佩尔给出了第一个证明,随后Robertson 等人对他们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首先,他们给出了一个不可避免集,证明每个三剖分都至少包含不可避免集中的一个构形。第二步,他们证明每个构形都是可约的,这一部分的证明需要借助于计算机实现,完成第二步的证明大概需要1200个小时!本文探讨用DNA计算的方法来解决构形的可约性证明,因为DNA 计算具有大规模并行计算的能力,能够大大地减少证明所需的时间。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简述了四色定理证明的证明,然后介绍了平滑三剖分三着色的一些性质和三着色的DNA 算法,在本文的最后分析了着色和符号匹配体的关系,给出了构形可约性的DNA 算法。本文的编码方式十分直观、有规律,算法简单易于实现。算法具有一定的并行性,能够大大地减少构形可约性证明的时间。
其他文献
框架概念最早是由R.J.Duffin和A.G.Schaeffer于1952年在研究非调和分析时提出来的,它是研究小波分析的重要工具,被认为是标准正交基概念的推广,从而研究框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
本文主要讨论区间值集合套的范畴。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引入了区间值集合套范畴的意义;第二部分是预备知识,介绍了范畴的各种性质,模糊集理论与Topos理论有着
本文讨论了数据具有随机缺失时,EV模型中参数的估计问题.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纠偏研究(Calibrationstudy)日益引起人们的兴趣.Freedman、Carroll等人建立了相应的统计模型,笼统
本文对应用DNA计算机解决代数运算中的减法、除法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给出了三种算法分别解决减法、除法。减法的DNA算法理论主要是来源于串行思路中的算法,它是将每一位上的两
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NFDEs)广泛出现于生物、经济、非线性动力学等科技领域.由于其解析解一般难以获得,其数值模拟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