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安全、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关系到陕西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差、水平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严重滞后,极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是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必然趋势,而在此转移过程中,人口的技能和素质将是决定其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载体之一的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便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整个社会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正是着眼于陕西的现状和发展,来研究陕西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应。
本文首先概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整体框架。第二部分分别对陕西职业教育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从不同的角度综述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第三部分通过掌握的有关数据,对陕西职业教育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对以后几年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预测,并通过计算陕西近几年的就业结构偏离度,对陕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进行了估算,从而提出陕西职业教育发展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是实证分析部分,经过分析总结访谈及问卷调查的结果,从人力资本角度对被调查对象及其家庭和村庄情况进行了分类描述,通过选择职业教育的原因分析、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业及距离的分析、职业教育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分析、政府对职业教育资助的效果评价几个方面对职业教育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通过前面章节的研究结果,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通过陕西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最后,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总结出陕西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效应,并提出下一步有待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