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理性投资现象是当今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扭曲现象更加严重,投资过度、投资不足十分普遍。引起企业投资失败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项目选择方面的原因,也可能是资金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在现代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国有控股企业所有者的缺位都会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而作为内部人的公司经营管理者又是有限理性的,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往往会受到情绪、偏好等个人因素的影响,产生认知偏差,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因此,经理人员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将从经理管理防御理论角度展开对企业非理性投资的研究,首先根据相关理论确定影响管理防御的驱动因素,分析其对企业非理性投资行为的影响,提出本文的总体研究假设;然后通过模型对上市公司是否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进行确定,并对其程度进行度量;最后建立经理管理防御对非理性投资影响的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相当一部分的我国上市制造业公司存在非理性投资行为,且投资不足较过度投资更加严重并有不断加剧的趋势。(2)经理年龄越大、学历越高,管理防御程度越低,非理性投资程度越低;经理任期越长,管理防御程度越高,非理性投资越剧烈;经理薪酬水平、在职消费越高,管理防御程度越低,非理性投资程度越弱;经理持股与非理性投资的相关度不高;董事长和总经理兼任、独立董事比例越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管理防御程度越高,非理性投资行为越严重。(3)第一大股东的性质不同,经理管理防御的各个驱动因素对非理性投资的影响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