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集团基于收益管理的旅游产品销售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992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当代旅游业已逐渐发展为全球范围内规模巨大的产业之一。中国旅游业从21世纪开始也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闲暇时间不断增多、交通和通讯技术日益进步、以及国际外交局势总体趋于和平稳定等诸多因素,共同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规模的加速扩大。据中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数已突破4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并且在大众化旅游时代下的旅游人口还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然而在中国旅游业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同时,伴随近几年在线旅游业务的迅猛发展,旅游行业正面临严峻的全面开放和激烈竞争的局面。随着行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尤其是在各大旅游企业兼并收购频发、行业利润率逐年下降甚至连年亏损的情况下,在线旅游企业迫切需要寻求提升产品总体收益的方法,并且不断优化产品定价策略,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管理目标。本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TZ集团在旅游产品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未对客户做深入的市场细分;二是没有对不同需求的客户实行差别定价;三是未实行超额预定策略;另外,对于团队客户的预定管理也较为粗放。为解决以TZ集团为代表的在线旅游企业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将优化旅游产品销售管理策略、实施动态定价方法作为收益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企业提供一些参考建议。本文总体内容如下:首先,笔者结合其他学者对收益管理和定价策略的研究,描述了收益管理和定价策略的相关理论和研究现状;其次,笔者结合前人对旅游行业的研究和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国家旅游局等发布的相关数据,描述了中国旅游业及中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对旅游供应链、旅游产品结构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再次,笔者引入TZ集团作为真实案例进行分析,结合TZ集团发展现状,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立场分别分析TZ集团目前在旅游产品销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论文的核心部分是研究收益管理在TZ集团旅游产品销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旅游产品收益管理的主要目标并进行可行性分析、简要介绍市场细分策略的实施方法、依据历史数据和市场变化对需求进行预测、引入产品超额预定管理的概念、对旅游产品实行差别定价、针对团队客户提出管理方案。最后,笔者通过建立动态定价模型将TZ集团上海出发的香港3晚4天自由行产品实施动态定价策略前后的收益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优化后的定价策略能否解决企业现阶段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本文关键结论。本文认为,TZ集团目前存在实施收益管理的条件和基础,市场细分策略、需求预测、旅游产品超额预定、差别定价、团队管理和作为收益管理核心思想的动态定价策略都将有助于企业科学地管理产品销售过程和提高整体收益。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GDP回落到7%以内进入“新常态”,全社会用电总量增长从2011年的11.7%回落到2015年的0.5%,固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特别是第二产业的投资回落尤为明显。ET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票房屡创新高。电影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对融资的需求。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在电影行业中逐渐得到运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影产业的发展及其
在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业绩研究一直是学术界较为关心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在利益捆绑机制方面的创新改革不少,期许已久的基金浮动管理费率、怀着美好初
信息产业作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之一,对工业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的变革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包含提供存储、备份、计算、网络等设备的信息基础
通过兼并与收购(并购)实现专业化发展是近年来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在2016年上半年的43,352起兼并与收购交易中,排名前20的交易金额达到了3,054亿美元,占所有交易金额的比例达
随着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不干胶标签材料行业的外资企业看好内地的发展机会,纷纷在国内建厂,从市场赚取了大量的利润,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
我国的私募股权投资在近20年间发展迅速,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推出,业内超高的一些投资回报案例的出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眼球,大量的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私募股权市场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个发展中的问题。国家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采取了各方面的措施。但是每年的政府议题或多或少还是少不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内
本文旨在以泰科电子亚太区产成品分销网络布局为依据,以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现代物流管理相关理论为指导,结合企业未来发展五年计划,分析企业分销网络布局的外在环境,深度剖析了
本文首先分析了融资租赁行业在2010年至2016年期间快速井喷的行业发展态势,大量银行、厂商、第三方在此期间进入这个非主流的金融市场,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行业竞争空前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