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传译中模糊语言的处理和翻译策略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98911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语言在语言交际中的广泛运用引起了了中西方学者的普遍关注。从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纷纷致力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从语音学、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等角度对模糊语言进行了系统化探索。在交替传译中,说话人和口译员频繁使用模糊语言以达到特定目的;但是对于交替传译中的模糊语言目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会议、演讲、谈判等的交替传译文本作为语料,主要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讨论了在语用学参照下模糊语言的使用;并以释意理论为指导,详细阐述了交替传译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模糊语言。本章先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各个领域关于模糊语言的探索研究,分析了取得的主要成果以及研究局限性。通过对模糊、含糊和概括等词的对比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并尝试为模糊语言给出定义。交替传译中口译语言模糊语言的现象,本章进而论证了在交替传译中,模糊性是口译语言的特征之一。说话人运用模糊语言作为某种交际策略,而口译员也有意识地运用模糊语言作为口译的有力帮手。第二章首先结合语用学“语境”概念,阐述了模糊语言的意义是由语境确定的。进而从语用角度出发,结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对交替传译中的模糊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交际中,说话人在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的指导下,有技巧性地使用模糊语言,会提高话语的灵活性,得体性,确保在相对和谐气氛中充分传达信息、完成交流。第三章指出说话人的动机决定了说话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运用模糊语言。进而通过例证,分析了说话人运用模糊语言作为某种交际策略,以提高话语的灵活性、得体性以及产生特殊的交际效果。说话人通过在词汇、句法、篇章层面上进行语言选择生成模糊语言。同时在交替传译中应注意模糊语言度的把握。第四章为全文重点,详尽分析了口译员应对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首先利用中西方模糊语言对比研究成果,指出在口译这一跨文化交际中,口译员在应对模糊语言时须采取不同翻译策略。进而以释意理论为理论框架,着重研究了模糊语言在交替传译中的翻译策略,提出译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主动处理或被动处理,并需参照听话人的回馈调整翻译方式。此外,以释意理论的质量评估做标准,通过实例对口译员关于模糊语言的翻译质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交替传译中巧妙使用模糊语言不仅能提高交际的得体性、有效性,产生特别的交际效果,还能减轻口译员工作负荷、提高口译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主轴驱动的要求以及永磁同步电机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数控机床主轴这一崭新的课题,并围绕主轴驱动永磁同步化的主要障碍——永磁同步电机的
手性也称为不对称性,是自然界最本质的属性之一。手性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手性药物、手性农药和手性材料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具有手性的芳香醇分子
由于前期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理解,我们现在对这一意识形态形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拒斥情绪,而且要扭转这种“偏见”也很困难。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果真失去它的魅力了吗,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网络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信息的安全。密钥协商协议在通信系统中为通信的参与者提供身份认证,并为参与者生成一个用来加密传递消息的临
目的多种癌症可以发生骨转移,如乳腺癌、肺癌、肾癌,肿瘤细胞、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肿瘤骨转移的形成和发展。肿瘤细胞释放的某
针对承压水作用下基坑底隔水层为黏性土体的情况,设计突涌离心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开挖深度和水位作用下围护墙的弯矩、水平位移与稳定性,观测坑底土体隆起和突涌破坏状态。试
随着汽车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汽车配件生产线的现代化变得愈加重要。点火线圈作为汽车点火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直接影响汽车的动力学性能及环保性能。近年来日臻成熟的
本文借助组织运行系统分析模型,识别出建筑企业项目治理的十二个驱动因素包括:信息对称、目标匹配、知识共享、责权界定、人员配置、绩效薪酬、设备材料、营销体系、品牌建设
统计机器翻译发展到今天,其模型已经经历了词模型,短语模型,形式句法模型,树-串模型,串-树模型的变化,目前还有很多学者在尝试建立树-树模型。如此繁复多样的模型,其解码器也
我国现行科技体制存在诸多深层次弊端,如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研发投资主体错位等,与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必须进行改革。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