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司对资本结构进行调整的快慢程度已经成为动态资本结构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而那些影响调整快慢程度的因素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的资本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公司破产和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要想让公司长久且更好地发展,公司必须充分了解自身的资本构成,同时也必须了解公司进行股权融资及债务融资的能力,迅速及时地将自身的资本结构调整到最佳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资本结构调整决策的灵活性,帮助企业了解所面临的调整障碍,并同时丰富我国对动态资本结构的研究,本文创新性地将学术界备受关注的均衡调整速度按调整路径的不同进行分解,构造股权融资下的虚拟资本结构和债权融资下的虚拟资本结构,进而分别对各路径下的调整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本文以动态资本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根据调整路径的不同分别分析了对各路径下调整速度的影响因素。同时把传统的动态部分调整模型转变为不同路径的调整速度影响因素模型,并将中小板49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它们在2005—2014年的相关财务数据,运用STATA计量软件及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对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下的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实证结果主要有:(1)运用回归方程法对目标资本结构进行拟合,拟合结果比较理想;(2)共同影响因素中的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公司成长性、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在两个模型中对调整速度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资本结构偏离程度、公司成长性和盈利能力在两个模型中表现出了相同的影响效果;(3)共同因素中的宏观因素并没得到一致的效果,可能是因为数据时间跨度过小;(4)与股权融资相关的影响因素中股票流动性和代理问题的变量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与债权融资相关的影响因素中债券市场发展程度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表现出显著的效果。根据本文的实证结果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提高中小公司的总体竞争力;(2)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3)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4)建立完善的企业债券市场;(5)合理选择融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