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方传统建筑梁柱木构架的构成及其特征—以昆明、大理地区为例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un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在云南的各民族人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不同或大体相同的环境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建筑类型、样式、品种、风格,使云南真正成了世界上建筑样式最为丰富的民族建筑博物馆.木结构的形式和榫卯结合的方法,是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一个主要结构特点,也是云南地方传统木构架建筑的结构形式.大理等地区地震活动频繁,为了优化传统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学习中原木构技术、经验的基础上,云南当地的匠师们在节点的榫卯结合方式上下了很深的工夫,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工艺,强化了木构架系统中各构件在节点处的联接,做到发生地震时墙倒屋不倒.其结构上的奇妙之处是值得研究和认识的.在阅读了大量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及云南木构架建筑文献资料、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回顾并系统总结了云南木构架建筑结构体系的成因、发展历史、分布地区及特点.其次,在对昆明、大理、丽江等地进行实地调研、测绘、走访之后,按照传统木构架建筑的组构方式,详细介绍了云南木构架建筑的组成构件;构件间的节点联接方式;普遍使用的构架类型及构架使用的组合、搭配方式:两坊屋架的交接方式,交接点处的具体处理方法;屋顶形式及屋顶在两坊转折处的做法;系统研究总结木构架制作工艺;营造程序;材料的选择、使用及多种材料结合方式.并与我国北方及南方传统木构架建筑结构的构件名称、做法进行了相应的对比.再次,传统民居建筑是人们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活的见证,本文就云南传统木构架建筑的营造文化、木构工艺技术的传承文化进行了探访、归纳、总结,旨在对云南传统木构架建筑构筑形式有理性与感性的双重认识.最后,针对云南传统木构架建筑的现状,提出并总结了木构民居建筑的保护、继承思路;根据传统木构建筑的修缮方法,详细介绍了传统木构维护、修复的具体做法.
其他文献
"一城九镇"计划的出台以及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催生了迅速崛起的上海国际汽车城,作为汽车城的核心配套居住区,安亭新镇因其迅速启动和"德国城"的风格定位而备受关注.文章通过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期,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对于确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应体现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城市规划必须以社会理性为依据,充分体现公
学位
方浜路所在地,是大上海发祥的地方,是老上海商业最繁华的地段.如何在尊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对待方浜路的文化资源,以保护性再生策略,探索风貌商业的发展之路,成为本
在快速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城中村”改造的研究经历了诸多的探索与尝试。尽管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待“城中村”问题的视角千差万别,但最终目标基本一致,是以实现城市风貌更
门急诊部分是医院中最为主要的部门,不仅是医院的前沿窗口,而且承载最密集的人流,功能组成也最为复杂。如果功能布局不合理,内外交通流线设置混乱,将会导致空间拥堵,使得患者烦躁,心
论文针对目前自然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城市文脉未能得以有效继承、全球建筑风格日益趋同等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在建筑多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可能找到一种完全“国际式”
该文试图在对庭院空间及其设计手法全面而准确地认识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一种整体而宏观的设计取向,提示将庭院置于建筑、城市、景面和地理的背景中进行设计,从而达到与它们的
城市公共设施公平性的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自身享有的公共设施的状况,并对城市公共设施分布的公平性产生广泛的质疑,由之带来的公共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
古往今来,中心商业区一直作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区而存在.上海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它的中心商业区的更新与发展更具有典型的意义.20世纪见证了上海市中心商业
很多商业公司推出的一些Web3D解决方案大都针对特定的行业应用,不能适合虚拟建筑环境的要求,因此需要对此问题加以解决.该文提出了基于Web的虚拟建筑环境的概念,借以区分Web3D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