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的高速期,健全的城市规划体系对于确保“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并应体现双重的作用:一方面,城市规划必须以社会理性为依据,充分体
现公平的原则,防止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出现市场非理性的无限膨胀而损害公众利益和生态环
境。另一方面,它又应该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界定和保护产权、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公共设施、
引导城市开发活动和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等。显然,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和机动化时代的到
来,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化高速期的调控要求。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若干重大问题,遵循党中央最近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
要求,借鉴和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并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分析研究,来探索我国城市规
划体系的改革。
本文主要着眼于构建各级政府对城市化和城市开发的规划调控机制、区域发展均衡机制、规
划行政管理内部制约和社会监督机制等三方面的新体制。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在于:一、从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国内外历史经验导向三个方面来
确立我国城市化的调控内容;二、探索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协调、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规
划的市场失效与政府失效、规划法治等模式的内涵及其运行规律;三、构建城市规划编制、实施、
管理和监督的新体制。事实上这三大目标是依次互为基础的。
本文采用了分析叙事法、自组织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城市规划体系的
内涵、规律以及改革创新的方向,并得出一些有用的新论述和建议。通过城市规划的种种变革,
旨在有助于推进我国城市化科学、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 工业化 集群结构 规划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