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与全球化问题——当代全球社会发展的矛盾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ciquer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这就是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现状和过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全新的体验,还有深刻的思考,而这样的思考从马克思的时代就已经开始了。本文以“世界历史”理论的历史呈递性为线索,揭示了其内在的逻辑结构;通过“世界历史”理论自身的发展,在理论上作了必要的梳理和准备,由此过渡到全球社会发展具体问题的描述与分析中。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引 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为我们今天的全球化问题研究的贡献主要在两点上,一是他的总体性的、大尺度的研究视角,二是他的矛盾分析、利益分析和阶级分析的研究方法。正是基于这样的视角和方法,我们得以揭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今世界范围的全球化运动之间互为中介的事实,由此实现从世界历史视域出发反思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问题,并提出了全球社会发展基本矛盾的理论。第一章——世界历史视域的转换:主要是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与社会发展的思考,从马克思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历史思<WP=183>考到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社会矛盾揭示再到毛泽东站在发展中国家立场上对世界范围的斗争的概括,共同注解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的最初的直觉和理解。从历史材料的积累和揭示到对世界文化的敏锐把握再到资本运动的具体分析,马克思一步步从现象走向本质,而“世界历史”的精神实质也逐渐明朗,即资本主义的全球化运动,也就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脱离开它在欧洲的特定历史起源而表现为真正的全球性抽象概念。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资本全球扩张和向资本主义生产模式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不均衡发展过程,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在这里留下了论题。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世界历史视域,他最大特点和理论贡献就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看待国际关系的变化。在马克思的时代,阶级划分在民族国家内部人与人之间进行;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对照列宁的阶级概念可以看到,世界经济秩序是有阶级性的,只不过从由个人组成变成由国家和地区组成。全球社会发展矛盾的问题在这里直接地表现出来。冷战时期,正在萌动的全球化思想由于理论的遮蔽和意识形态的偏见被长期忽略了。但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的理论以及“三个世界”的理论却不失为一种前瞻性的发现和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关于全球化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章——世界历史视域的拓展:主要围绕当代资本主义关于全球社会发展的思考,描述世界历史视域在这些思考中的拓展,当代思想家们关于全球社会发展矛盾的理论分析在此获得了再思考和发展。未来学派和罗马俱乐部关于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主要针对人类“发展之后”的全球性忧患和焦虑;现代化理论、依附论和世界体系论,集中思考关于不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矛盾问题,从而在“后来发展”的国家的立场上探讨全球化的具体后果。福山和亨廷顿超越了客观研究对象的界别,从主观——乐观和悲观的视野,全面阐释他们关于全球社会发展的矛盾分析。福<WP=184>山从乐观的“历史的终结”立场出发,对当代全球社会发展的矛盾分析及其所陷入的内在困境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亨廷顿提出了社会矛盾冲突的主体是“文明”,拓宽了研究全球社会发展的理论视野,但同时也陷入了另一种抽象的局限中,因此透视其在揭示全球社会发展的矛盾中所陷入的幻象就构成了我们的课题。第三章——全球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实质:从前两章的纵向维度进入横向维度,在世界历史的视野中围绕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领域列举了全球化所带来的现实问题,继而又在对这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中揭示了全球化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实质所在,那就是表层呈现的全球社会发展与民族国家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以及深层挖掘出的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力量与人类自身发展的主观力量之间的矛盾关系。论文接着把视角进一步缩小、集中到一个具体的个例,透过中国这个锁孔看世界的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进一步证实了世界历史理论的最初设想和全球化运动的现实力量。中国的历史的、现实的特点都成为它积极走上全球化道路的必要条件,同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则有力说明了全球化运动对其参与主体的双刃剑的效应。总之,中国的全球化道路不仅是中国自己的主体选择,也是世界历史进程的客观效果。第四章——世界历史视域中的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分析:作为文章的结语部分,是通过对前面横向和纵向的材料的分析中自觉提炼出来的。历史进程的纵向角度和历史现象的横向角度构架的视域不仅使我们建立起历史感也建立起现实感。文明的冲突是全球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而从文明冲突“这粒沙”里我们看到了全球化运动“这个世界”的真实面貌。事实上,文明的冲突仅仅是社会发展中诸多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本土化与全球化、传统观念与未来意识的碰撞进一步展示社会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中不可回<WP=185>避的矛盾。鉴于上述的回顾与总结,论文最后提出它的重要概念——全球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并深入挖掘了这一矛盾的产生和内容,而人们把对现实矛盾的感性体验最后升华为一种理论研究,即对全球社会发展的客观力量?
其他文献
本课题主要针对目前国内的一些温室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较低的现状,通过深入分析温室执行机构的相应动作对环境因子的影响,把模糊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和通信
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fMRI时间序列图像的配准问题也越来越重视.通过配准测度的建立,图像的配准问题最终被归结为数学上的多参数优化问题.本文综述了目前较常
目的:建立斑马鱼急性肾损伤模型,用于急性肾损伤相关分子机制、肾脏再生和药物筛选等研究。方法:(1)基于硝基还原酶/甲硝唑(NTR/MTZ,Nitroreductase/Metronidazole)系统,分别
本论文主要应用不同的大豆蛋白制品——豆浆、脱脂豆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原料制备大豆酸奶。旨在扩大这些大豆蛋白产品的应用领域,同时又能使乳品企业制备大豆酸奶增加选择范
决策乃人们的一种社会行为,上至国家,下至普通个人,都离不开决策。行政决策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必然会成为管理,法律等诸多领域研究的热点。 行政管理行为由行政决策、行政执行
哲学思维方式是无形的,它却像“灵魂”一样贯彻并支配着哲学的整个内容。批判作为哲学思维环节中最核心的环节,贯穿着人类哲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因此,批判不仅仅是一种精神,一种
在知识经济的曙光已经显现的21世纪,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更新着。据美国培训与信息协会(ASTD)的统计,在近十年中全球知识量增长了一倍,并正在以每18个月翻一翻的速度递
一个人根据个人的发展潜质和个性特征,深入探索就业信息和社会发展环境,经过细致严密的考量分析,做出职业选择的过程被称为职业决策。完美主义倾向是一种个性特点,对个人的职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的工艺,并研究了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的结构、基本性质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首先,研究了硬脂酸玉米淀粉酯的制备工艺。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相对稀缺性,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只有抓住机遇,顺应管理体系标准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