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与北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是研究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弧-陆碰撞作用沉积-构造响应的理想场所,同时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系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层系,因此对该区域开展奥陶纪盆地属性及完整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尽管前人对奥陶纪鄂尔多斯南缘盆地属性多有探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达成相对统一的认识,对鄂尔多斯南缘盆地沉积充填特征的认识还较为薄弱。本次论文基于对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地块南缘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与北秦岭造山带结合部位,是研究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弧-陆碰撞作用沉积-构造响应的理想场所,同时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系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层系,因此对该区域开展奥陶纪盆地属性及完整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尽管前人对奥陶纪鄂尔多斯南缘盆地属性多有探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未达成相对统一的认识,对鄂尔多斯南缘盆地沉积充填特征的认识还较为薄弱。本次论文基于对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系典型露头的详实观测,结合覆盖区地球物理资料的约束,系统研究了地块南缘奥陶纪沉积充填以及后期变形特征,以期揭示奥陶纪鄂尔多斯南缘盆地构造属性及完整结构,并探讨其与北秦岭造山带奥陶纪盆山耦合历史。研究发现: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系以海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奥陶系填充整体表现为南厚北薄、顶底均被区域性不整合面限定的楔状沉积体;由北向南可以划分出局限沉积环境的坳陷带、持续抬升的隆起带和海相浅水-海相深水-陆相冲积环境的盆地带;通过垂向旋回变化的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奥陶纪发育一个完整的大型沉积盆地,具有开始发生至最终消亡的完整地质历史和沉积记录。此外,盆地带奥陶系中发育一系列近东西走向的南倾逆冲断层和断层相关褶皱,并且构造变形强度向北逐渐减弱,具有褶皱冲断带的典型特征。基于以上发现,结合前人北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历史,本文认为奥陶纪鄂尔多斯南缘盆地是在二郎坪弧后洋盆闭合导致的弧-陆碰撞作用过程中,在鄂尔多斯地块南缘形成的(非典型)周缘前陆盆地,该盆地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演化历史:(1)冶里-亮甲山期(O1),前陆盆地初始挠曲阶段;(2)马一-马五期(O1-O2),前陆盆地结构成型阶段;(3)马六-平凉期(O2-O3),前陆盆地快速沉降阶段;(4)背锅山期(O3),前陆盆地快速充填阶段。奥陶纪鄂尔多斯南缘前陆盆地具有经典前陆盆地的“四元结构”,其中褶皱冲断带位于包括渭河地堑在内的西安-宝鸡一带;前渊带呈近东西向展布于陇县-岐山-富平一带;前渊隆起带位于庆阳-运城一带;隆后坳陷带位于延安-榆林-绥德一带,呈不规则的椭圆形。
其他文献
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试点工程监理制度,至今已有三十余年的时间。在强制监理的传统政策背景下,监理行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监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的工程监理服务质量已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项目对工程监理的要求。如何对目前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进而提高监理服务质量,已成为业界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监理企业自身独特视角出发进行工程监理服务质量评价研究。在文献研
目前国内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均采用国外引进技术,运行模式以早开晚停两班制参与电网调峰为主,国外大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以带基本负荷为主、调峰运行为辅,二者的运行模式存在巨大差异。本文结合萧山发电厂三台SGT5-4000F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运行实例,针对机组频繁启停调峰的运行现状,紧扣发电厂运行经济性、环保性和安全性三项重要评价指标,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机组在启停过程中,由于燃气
浅地表地层作为地下介质中成分最复杂的组成部分,合理研究浅地表波动规律对地下空间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静力触探广泛应用于地质调查领域,而以往研究仅建立了静力触探与压缩模量的一元经验关系,并未对采集的数据充分利用,同时未建立锥尖阻力与土体波动规律的联系,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在浅地表地球物理勘探中,一般依赖PS测井来获取土层体波速度分布,然而浅地表土层介质的仪器响应同岩石介质明显不同,无法获得高
随着人类油气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对油气检测的方法逐渐有了更高精度的要求。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将一维时间信号投映至二维时间频率空间,来刻画信号在局部范围内的时间、频率特征,是分析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有效方法。传统的时频方法分辨率不高,难以满足油气检测中高分辨率的要求,本文将MSST高分辨率时频方法引入地球物理领域,对地震信号进行高分辨率时频分析。传统的基于双相介质理论进行油气检测的方法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干扰
中国东部位于多个构造区域的交界处,包括北部的中亚造山带,东部的太平洋和菲律宾板块以及西侧的青藏高原,构造环境和地质背景非常复杂。中生代时期,中国东南地区经历了大范围的挤压和拉张应力作用,形成多期岩浆活动,并形成多个大型多金属矿床。为了更好地理解中生代中国东南地区的岩浆构造活动,需要对该区深部结构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利用接收函数H-(?)叠加获得该区地壳厚度和纵横波速度比(Vp/Vs),并利用
在城市相关研究中,不透水面一般被定义为水不能快速渗入到地表以下的人造表面,如建筑物、停车场、街道、高速公路等,是研究城市区扩张情况和衡量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杭州市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其城市扩展状况对我国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开展不透水面的相关研究对监测城市动态、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土地利用情况的复杂性以及不透水面材料的多样性,导致直接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提
大气颗粒物中铁(Fe)能够影响大气化学过程和人体健康,随大气输送沉降到海洋,能够影响海洋表面浮游生物的初级生产力,但这些影响从根本上取决于可溶性Fe的浓度以及铁溶解度(%FeS)。本研究以北京、邯郸、郑州和杭州地区为采样点,利用ICP-MS、XRF以及UV-Vis等全样分析手段,同时结合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单颗粒分析手段对我国城市地区大气细颗粒物中Fe的含量、来源及%FeS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报道了北
沙尘气溶胶对局域和全球气候均具有重要影响,但其辐射强迫仍存在很大争议,主要原因之一是沙尘在短波和长波光谱范围内的吸收特性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增进对沙尘矿物成分及其复折射指数的认识对于准确模拟大气辐射和减少相关气候模拟的不确定性至关重要。另外由于沙尘粒子形态和成分复杂,其非球形和非均匀性的准确表征也是制约遥感、卫星反演和气候模拟精度的重要因素。以上研究均需要优化粒子散射模型用于准确模拟沙尘气溶胶
塔里木大火成岩省是我国境内发现的两个重要的二叠纪大火成省之一,不仅有大规模的溢流相玄武岩喷发,还有复杂多样的侵入岩及其组合。本文以塔里木盆地西北缘阿克苏地区侵入前寒武系的基性岩及碳酸岩为研究对象,在遥感影像识别和野外剖面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及Sr-Nd-Pb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阐明了两类侵入岩的发育特征、侵位时代、岩浆源区、岩浆演化特征和岩石成因,进而探
住宅类建筑是我们生活的基础保障,其质量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效率不断提升,可以推动整个行业经济发展。受人口数量上涨与土地资源不足矛盾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线。受其自身特性影响,往往会加剧项目的运行风险,威胁到房屋住宅建筑的正常使用。作为项目的管理人员,要重点关注工程质量安全,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并在规范指导下有序推进工程完成。即便在施工中遇到突发状况,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