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文明的进步和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丰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本积累的逻辑之上的,而资本毫无限制的扩张同自然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冲突。正是这种资本积累逻辑的无限扩张性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自然,造成了能源短缺、气候变暖、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严峻的后果,诱发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面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峻性,探索解决生态困境的方案,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为解决当前生态危机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作为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后起之秀,通过解读马克思文本的方式,从自己独特的视角,挖掘了马克思思想中的生态意蕴,创造性地阐释了马克思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深入地剖析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生态危机的根源,并从中找到了应对方案,形成了其具有马克思主义特征的生态学思想。福斯特指出,要想彻底消除生态危机,必须从它产生的根源着手进行分析,而引起生态危机的根源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以及其生产方式,所以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第二章是福斯特关于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福斯特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反生态的本质,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方式和技术的使用进一步加剧了生态危机,生态帝国主义的行径导致了生态危机向全球蔓延。第三章内容是福斯特对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考。福斯特指出,主流经济学家提出的自然资本化理论不能解决生态环境危机,在资本主义的制度下彻底解决生态危机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制度变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彻底消除生态危机。最后一章是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的现实价值以及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对福斯特资本主义生态批判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看清由资本主义制度所引发生态危机的实质,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为解决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