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局部应用Avastin(R)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所致新生血管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共15例17眼。所有患者因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反复发作引起角膜新生血管,入组前均在我院门诊经过规范化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分散片一次200mg一天5次)及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一次1滴,一天4次;每周递减1次,为期1个月)治疗后患者眼红、眼痛症状缓解,但新生血管消退效果不佳。在此治疗基础上,停用激素类药物,给予所有入组患者Avastin(R)0.5mg配在2ml含0.01%苯扎溴铵的生理盐水溶液中滴患眼,一天3次,用药期间均继续常规阿昔洛韦分散片口服治疗。分别于用药后第1周、第2周、第3周,一直到第7周每周进行随访。评估Avastin(R)治疗新生血管的疗效。所有患者依次进行如下检查:视力、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裂隙灯数字角膜摄影,观察新生血管各项指标的变化,如新生血管面积、血管侵入面积等。视力及新生血管评估指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5例17眼,其中男10只眼,女7只眼,年龄16~67岁,平均45.30±11.50岁,所有患者均严格遵医嘱用药并坚持门诊随访。所有患者的主、客观结果如下:(1)所有患者用药1周与用药前、用药5周与用药4周相比,新生血管面积明显减少(P<0.007),其他时间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所有患者用药1周与用药前相比,眼部新生血管侵入面积变化均较前有所减少(P<0.007),其他时间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所有患者用药1周与用药前相比,眼部新生血管数目有所减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他时间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患者用药1周与用药前、用药2周与用药1周相比,视力有所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其他时间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本研究过程中15例(17眼)均接受7周的Avastin(R)治疗,且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如感染、结膜充血以及眼压升高等。说明该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结论: 在激素类药物治疗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所致角膜新生血管回退无效情况下,眼表局部应用Avastin(R)对角膜新生血管有较好疗效,且没有明显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