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1978—2016年,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从97.5亿美元增长至20194亿美元,年均增长15.07%。从贸易结构看,光电设备制造业自1997年起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部门。2014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达10346亿美元,占中国当年货物总出口的44.17%。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大量出口为中国带来了多重影响。一方面,出口给中国带来了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出口给中国带来了不可忽略的环境成本,造成了诸如污染物排放和温室气体排放等环境问题。已有研究多从经济利益或环境成本单方面对中国总出口或部门出口进行分析。然而,面对全球价值链这一国际贸易新特征和全球环境治理这一国际谈判焦点问题,平衡出口中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对一国对外贸易和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选取国内出口增加值和国内出口隐含碳作为衡量出口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的指标,其次构建单位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国内出口隐含碳指标,用以衡量单位经济利益的环境成本。由于仅测度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的国内出口增加值和国内出口隐含碳无法反映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差别,本文选取美国与中国进行比较分析。最后,为分析中美该行业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差异及其驱动因素,本文以中美该行业单位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国内出口隐含碳指标之商衡量中美差异并对该差异进行分解分析。本文对国内出口增加值和国内出口隐含碳的测算基于WIOD数据库1995—2009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和能源数据库,分别采用KWW总出口分解框架[1]与Xu和Dietzenbacher[2]提出的隐含碳测算模型。对中美单位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国内出口隐含碳差异指标的分解,本文通过广义的对数平均迪氏分解(LMDI)方法,将其分解为5项影响因素之积。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内出口增加值从1995年的117.10亿美元到2009年的1343.54亿美元,年均增长19.04%。中国该部门国内出口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在65%—85%之间波动变化,于2005年后稳定增长。美国该行业国内出口增加值从1995年的594.74亿美元增长至2009年的1212.15亿美元,总体增长了一倍左右。但是,美国国内出口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比重在研究期内保持在84.56%—90.35%,显著高于中国74.16%的平均值。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内出口隐含碳研究期内在“下降—上升—下降”的波动变动中略有上升,从1995年的761.5万吨增长至2009年的1041.63万吨,国内出口隐含碳占出口隐含碳总量的比重大约在60%—95%之间变动,主要趋势为下降,且从1998年起降幅明显。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内出口隐含碳从1995年的728.05万吨下降至2009年的471.65万吨,约占部门出口隐含碳总量的74.08%—82.48%。进一步分析中美该行业单位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国内出口隐含碳,中国从1995年的6.50万吨/亿美元变化至2009年的0.78万吨/亿美元,美国从1995年的1.22万吨/亿美元降至2009年的0.39万吨/亿美元,均呈下降趋势,但中国该指标数值仍显著高于美国。中美该行业单位国内出口增加值的国内出口隐含碳排放差异从1995年的5.3125下降至2009年的1.9925,说明中美差距在逐步缩小,LMDI分解结果表明这一差距主要是由碳排放系数效应、增加值系数效应和投入产出结构效应带来的,且后两项在2005年之后驱动效应增大。最后,基于全文分析和主要结论,本文对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从政策、技术、结构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