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洋溢着清春气息的校园是充满希望、放飞梦想的场所,也是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典型题材之一。本文以当代校园生活题材工笔人物画为切入点,回顾了汉唐之间“讲经”图式在该类题材绘画史上的滥觞,并以宋元以来风俗绘画逐步发展为契机,对“闹学”题材的传统绘画进行了初步梳理。当代校园生活题材工笔人物画创作的视角,主要是描绘校园生活的人物主题——教师与学生,而又以描绘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日常生活为主,出现了诸如张艺的《仲夏织梦》、谢少威的《假日》等一系列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由于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条件限制,美术艺考生是不同于传统校园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兼顾专业与文化学习的双重任务,跨越于校园与校外培训班、集训地等不同地理范围。其中呈现的绘画素材成为笔者创作《点评》、《写生》等作品的来源。在这一系列作品中,笔者从“他者”的角度,对美术艺考生的美术培训、写生练习、作品讲解等不同的学习生活进行了细致描述,并结合创作历程,对其间的创作心得进行了系统整理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