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我国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临床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初步应用,了解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的现况,分析影响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Delphi专家咨询法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的内容维度,运用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在构建的指标体系基础上编制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的自评问卷,对山西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0名护士长进行了预调查,分析信效度。在较好信效度的基础上,对山西省8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85名护士长进行实测,分析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初步构建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指标体系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0.82、0.86,共18位专家提出了修改意见,说明专家积极性高。专家咨询结果显示判断依据(Ca)=0.922,熟悉程度(Cs)=0.855,权威程度(Cr)=0.889,专家权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咨询的变异系数(CV)均<0.25。第二轮专家咨询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498、0.197,说明专家意见的协调性较一致。最终确立4个一级指标,其权重从高到低顺序为护理风险识别能力(0.396)、护理风险处理能力(0.396)、护理风险评估能力(0.122)、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能力(0.086)以及1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的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测评指标体系。2.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问卷的信效度检验信度: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0.960,分半信度为0.884;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在提取4个公因子后,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4.97%。经过最大方差正交旋转后,每个一级指标均有单独的因子来反映,指标结构与预想的基本一致。3.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指标体系的初步应用通过单因素分析得出:影响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的因素有年龄、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继续教育。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工作时间、学历、继续教育是影响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的主要因素,均呈正相关。结论:1.确立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5个三级指标。2.编制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自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3.影响护士长风险管理能力的因素有年龄、工作时间、学历、职称、继续教育,其中工作时间、学历、继续教育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