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1996年第一个商品化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嘧菌酯问世以来,就吸引了各大农药公司的目光,相继推出了不同结构的杀菌剂品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通过与真核细胞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结合,抑制呼吸作用,从而表现优异的杀菌效果。凭借自身高效、广谱、对哺乳动物低毒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销售量逐年增长,已经超越三唑类杀菌剂成为全球杀菌剂需求量最大的品种。当前市场上流行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有嘧菌酯、醚菌酯等,销售额居第一位。在农药市场上,杂环类农药中的三唑类杀菌剂、噁二唑类杀菌剂也占据巨大份额。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细菌、抗炎症、抗病毒、抗真菌、抗肿瘤等。例如三唑类杀菌剂的1,2,4-三唑结构,具有优异抗真菌活性的1,3,4-噁二唑出现在多种商品化原料药的结构当中。同时,另一大类常见杀菌剂酰胺类杀菌剂,通过破坏电子传递链,抑制呼吸作用,从而起到杀菌的效果。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三唑类杀菌剂、酰胺类杀菌剂以及噁二唑类杀菌剂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杀菌效果,将其核心的药效团如1,2,4-三唑、酰胺基以及1,3,4-噁二唑杂环引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结构中,以期发现具有新颖作用机制、高效、环境友好的杀菌剂。本论文着眼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研究热点—侧链部位,根据活性片段拼接以及电子生物等排体效应等生物活性分子设计的方法,将1,2,4-三唑以及酰胺基团、1,3,4-噁二唑杂环结构以硫原子或氧原子作为连接原子导入侧链当中,设计合成了六个系列共计64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或元素分析、熔点确认,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3D-QSAR研究。生物活性测试表明,1,2,4-三唑可以增强或者保持化合物对于苹果轮纹病菌、花生褐斑病菌、小麦纹枯病菌的抑制活性;在1,2,4-三唑中引入三个或者四个碳的短链烷烃有利于提高化合物对于小麦纹枯病的活性。含有给电子基团的噻吩联1,3,4-噁二唑结构有利于提升化合物对于小麦纹枯病菌的活性;具有提高芳环电子云密度的硫原子或氧原子作为连接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对于油菜菌核病菌的活性;而在1,2,4-三唑的4位引入酰胺结构,不利于多种真菌抑制活性的提高。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发新一代高效、低毒和环境友好型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提供了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教程》(徐勇、王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是适用于高校理工科学生英语科技论文翻译与写作训练的专用教程。该教程结构简明,论述清晰,
通过分析不同品种、不同群体小麦各花位籽粒之间重量的差异,结果表明。2粒小穗粒重差异较小,3粒及3粒以上小穗以第2粒为最重,最高花位籽粒粒重显著低于低位花。不同花位籽粒
<正> 穗数、粒数、粒重是构成小麦产量的三个主要因素。近几年来,我省在探讨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的途径方面,对穗数、粒重二个方面的研究颇为广泛并取得很大进展,而对增加穗粒
司法的规范价值包括秩序、公正、人权等要素.在传统政治法律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阶级理论)的共同影响下,当代中国形成了具有政治工具主义色彩的司法价值观--专政工具论.目前,
随着1994年西班牙《萨拉曼卡宣言》中“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概念的提出,融合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也从教育逐渐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
在“互联网+”时代,国家大力提倡互联网与产业快速融合,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文章探索了互联网与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融合,通过分析大数据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云南的高原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不是"理想"的提法针对的并非是恩格斯笔下的"田园诗式共产主义",而是德意志意识形态家们把共产主义理想化的做法,这种做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