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据技术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从科研到医疗,从金融业到互联网,各个不同行业的数据量都在飞速増长,中国人口位居世界第一,网络用户和移动设备的使用数量也居于首位,由此而产生的庞大数据量是无法估算的。可见大数据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当下最关键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形态,也是当前社会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的重要特征。大数据时代的一系列变革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应运而生,大数据在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方面面临新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应当如何监管大数据行业,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第一章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和内涵,个人数据在大数据背景下的界定、个人数据处理环节等基础理论知识,随后详细列出了大数据背景下个人数据在收集、储存、及交易各个处理环节中所面临的新的安全风险。本文第二章着重分析了个人数据安全监管在监管理念、原则、主体、方式、配套制度方面的现状,并基于现状深入探讨个人数据安全监管中的问题和不足,包括监管理念和原则亟待更新、监管法律不健全、监管主体缺位、监管方式有待转变、监管辅助手段欠缺等问题。本文第三章主要列举个人数据安全监管的境外实践做法,本部分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介绍欧盟、美国及日本的个人数据安全监管实践经验,对欧盟、美国及日本较为典型的个人数据安全监管措施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简要评析。总结出境外值得我国借鉴的监管经验,如将个人数据监管纳入监管框架,明确个人数据监管主体,建立个人数据处理机构行业自律机制等。本文第四章基于前三章的阐述和分析,针对个人数据安全监管中存在的各项法律问题,提出完善个人数据安全监管的建议。首先提出更新监管理念和原则,从监管理念和原则进行明确。其次,提出完善监管的法律规范,具体建议制定和出台相应领域的基本法和指导意见,修订现有法律的空白和不足,制定配套规章制度和行业规则。第三,明确多层次监管主体,在监管主体上实行中央和地方统分结合,有效发挥行业自律组织的监管作用。第四,转变监管方式,建议加强监管主体的协调配合,加强监管机构内控机制建设,以及推进监管技术的发展。第五,完善监管辅助手段,包括引入诚信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具有有效性和实践性的争端解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