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TO/MgO铁电移相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e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电材料特别是钛酸锶钡BaxSr1-xTiO3(简称BSTO)作为移相器材料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为了获得适中的介电常数、较低的介电损耗和较高的调谐性等性能,BSTO与MgO组成的铁电陶瓷体系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对于BSTO/MgO铁电陶瓷体系还存在着微波介电损耗较大、微波调谐性无法测得、介电常数温度稳定性欠佳以及介电常数和调谐性难以同时满足移相器要求等缺陷,这些都限制了材料在移相器上的应用。   本论文针对铁电移相器用BSTO基铁电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首先对45wt%Ba0.55Sr0.45TiO3/55wt%MgO(BSTO/MgO)铁电陶瓷的烧成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研究了La2O3、ZrO2、Al2O3以及La2O3/ZrO2复合掺杂对BSTO/MgO铁电陶瓷微观结构和介电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设计简单的铁电介质加载矩形波导移相器,对材料进行了移相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BSTO/MgO铁电陶瓷在1450℃时烧结性能最好。在1450℃,随着保温时间(1~7h)的增加,BSTO晶粒和样品的调谐性都逐渐增大,介电损耗也随之增加,保温3h时性能最佳。   La2O3掺杂细化了BSTO/MgO铁电陶瓷的晶粒,使陶瓷的晶粒分布更加均匀。铁电陶瓷的居里温度随着La2O3掺杂量的增大而降低,居里温度的降低导致了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温度系数的减小。La2O3的掺杂明显降低了铁电陶瓷的微波介电损耗,当La2O3的掺杂量为2mol%时,铁电陶瓷在5.09GHz下的介电损耗只有1.91×10-3。   ZrO2的掺杂使BSTO晶粒先增大后减小,从而导致BSTO/MgO铁电陶瓷的介电常数和调谐性都先增大后减小。当掺杂量为1mol%时铁电陶瓷的介电常数和调谐性都达到最大,介电常数是119.0,直流偏压4kV/mm时调谐性为16.4%,比没有掺杂ZrO2的调谐性提高了30%。此掺杂量下铁电陶瓷在3.25GHz时的微波介电损耗为4.13×10-3,与未掺杂相比变化不大。   ZrO2和La2O3对BSTO/MgO铁电陶瓷复合掺杂能显著提高调谐性,降低微波介电损耗。掺杂1mol%ZrO2和0.5mol%La2O3时,调谐性为16.4%(4kV/mm),频率为3.75GHz时的介电损耗为3.61×10-3,介电常数为96.0。   采用设计的铁电介质加载矩形波导结构的移相器测试移相量。测试结果表明材料的介电常数与设计的移相器匹配越好、电压越高、频率越高测得的移相量就越大,复合掺杂1mol%ZrO2和0.5mol%La2O3时,BSTO/MgO铁电陶瓷在频率为9.0GHz时,驻波比为1.09,插入损耗在1.50左右;在4kV/mm的直流偏压下,移相量为215°,基本达到使用要求。
其他文献
同步脱氮脱硫技术是在废水生物脱硫和脱氮基础上开发出的生物处理新工艺,目前该技术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索、纯培养微生物分析等方面,亟待开发可实用化的技术工艺。针对此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对导电材料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良好导电性,还要具有高的强度。传统的提高铜合金强度的方法作用有限,难以满足使用要求。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性能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维持物种长期存在的基础。 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设计引物,寡聚核苷酸序列为,上游引物:5-gCg,AAT,TCA,TCC,CA
碳化硅陶瓷(SiC)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弹性模量、低热膨胀系数,广泛应用于高温部件、轴承以及抗腐蚀材料等方面。制备SiC陶瓷的传统方法是以SiC粉为原料,加入氧化物烧结助剂,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京剧的作用,一方面与影片内容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融为一体:表达人物情绪的作用;提醒警示的作用;控诉反抗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大胆设想,京剧也是
电影《冈仁波齐》用纪录片的方式呈现了西藏腹地古村的11个普通藏民用一年多的时间,以磕长头的方式去到距离家乡2500多公里的冈仁波齐朝圣.从这一行人身上,看到的是生活即信
铜渣是可以再回收利用宝贵的二次资源,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铜及其它金属。本文对黄铜水平连铸覆盖物渣中回收铜和锌的工艺进行了探讨。基于铜渣的结构和组成特点,本工艺采用火
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在加快对汽车轻型化的研究与开发,而汽车轻型化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车身零件的轻量化。由于铝合金板的强度和钢板
本项目选取Cu2+、Cd2+、Mn2+三种金属离子,以莜麦(Avena nuda)作为研究材料,研究了Cu2+、Cd2+、Mn2+对莜麦幼苗八项毒性指标的影响,同时初步研究了镉胁迫下,pgi各基因型的主要生理指标差异,研究结果如下。在Cu2+试验浓度(0~10mg/L)范围内,低浓度的Cu2+对莜麦的发芽率、植株高度和叶绿素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当浓度超过临界值4mg/L,会反过来产生抑制作用。
随着LED(发光二极管)发光效率的迅速提高和成本的不断下降,特别是白光LED的问世,使得LED的应用由显示,指示领域迅速向照明领域扩展。与传统照明相比,白光LED具有耗电量少、寿命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