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同步脱硫反硝化处理工艺可行性及工艺效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mo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步脱氮脱硫技术是在废水生物脱硫和脱氮基础上开发出的生物处理新工艺,目前该技术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论探索、纯培养微生物分析等方面,亟待开发可实用化的技术工艺。针对此问题,本研究分别采用厌氧膨胀反应器和完全生物膜混合反应器,通过连续流运行证实了一体式同步脱硫反硝化工艺的可行性,确定了一体式工艺同步脱硫脱氮性能,并通过工艺比较,提出分体式工艺具备更好的脱氮脱硫能力。  利用厌氧膨胀床反应器和完全混合附着膜反应器进行同步脱硫反硝化可行性试验,通过对末端产物的定性定量检测,证实了一体式工艺进行同步脱硫反硝化是可行的,反应体系中存在硫酸盐还原过程、硫化物自养氧化和硝酸盐自养/异养反硝化等反应过程。  采用厌氧膨胀床反应器,分别考察硫氮比(SO42-/NO3-,M/M)为10/3→10/6→10/10的变化过程中,反应器脱硫能力、单质硫生成量、反硝化能力、COD去除率,发现整个试验过程中反硝化效果一直较好,硝酸盐去除率在100%。当硫氮比为10/3和10/6时,脱硫效果较好,单质硫转化率为40%。硫氮比为10/10(M/M)时,脱硫效果受到影响,单质硫转化率低于10%。  采用完全混合附着膜反应器,分别考察在碳、硫、氮比(COD/SO42-/NO3-,M/M/M)为10/3/1有机碳源和无机碳源比较充足的条件下变化到碳、硫、氮比(COD/SO42-/NO3-,M/M/M)为5/5/5的有机碳源不足和无机碳源比较充足的条件下,单质硫生成量和反硝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反硝化效果一直较好,硝酸盐去除率在100%。单质硫生成量受反应体系内碳变化源影响较大,当碳、硫、氮比(COD/SO42-/NO3-, M/M/M)为10/3/1时,反应器脱硫效果较好,脱硫率在40%左右,单质硫生成量在50mg/L左右。但是,当碳、硫、氮比为5/5/5,单质硫生成量降为0。  从单质硫转化率、脱硫能力、硝酸盐负荷和去除率、COD去除率等方面比较一体式和分体式同步脱硫反硝化工艺的效能,结果表明,分体式工艺的同步脱氮脱硫效果优于一体式。分析认为,一体式工艺生物类群复杂(包括发酵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异养反硝化菌、自养反硝化菌等),其中,异养反硝化菌和自养反硝化菌之间竞争硝酸盐。同时,异养反硝化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之间竞争 COD。而分体式工艺的生物类群(异养反硝化菌和自养反硝化菌等)相对单一,由于碳源不同,异养反硝化菌和自养反硝化菌之间不存在竟争关系。
其他文献
孟京辉作为中国先锋戏剧的领军人物,女性主义多次在其作品中呈现出来.文章将以《柔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及《琥珀》为例,分析孟京辉戏剧作品中女性主义的艺术体现.
虽然只有三个片段四张白纸,但我知道,这将是我接下来要为之奋斗的,要拼尽最后一口气,也要与其他男演员竞争角逐到底的孔丘孔圣人这个角色.对于一个山东省话剧院的演员来说,齐
期刊
多氯萘具有高毒性、持久性、脂溶性、低挥发性、生物富集性等,在自然环境中难降解,半衰期长,并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而危害人类的健康,因此有关多氯萘污染以及其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多氯萘已经被部分非政府组织推荐列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名录中。生活垃圾焚烧是产生多氯萘同类物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因此通过对污染源排放废气中多氯萘浓度水平检测可以评估其对环境污染程度以及目标
Fe3O4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纳米效应和磁性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这些应用也对磁性纳米颗粒在粒径、分散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一种可以清洁高效地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但其较高的操作温度(800~1000℃)阻碍了其商业化发展,因此开发操作温度在600~800℃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ntermediate Temperature-Solid Oxide Fuel Cell,IT-SOFC)已成为了科学界研究的重点。然而,对于传统的
学位
本文应用谱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以及低通滤波分析了西江马口以下的流量和氯度的周期变化和趋势变化;据2003年12月9日到2003年12月15日中山大学近岸海洋研究中心在磨刀门实测
近年来,深圳市城市化发展迅速,小城镇的发展成为推动城市化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化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小城镇面临缺水的严竣考验。一方面,本地水资源短缺,大部分的城镇供水依靠境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