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V上调的lncRNA功能及小鼠感染模型条件的优化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D102626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导致人类肝脏疾病的主要病原体。HCV的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根据WHO 2017年4月的统计,全球大约有7100万人口慢性感染HCV,每年大约有39.9万人死于丙肝相关肝病,其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人类急性感染HCV后如不能进行有效的治疗,通常易发展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迁延不愈,进而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虽然目前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类药物对于治疗丙肝患者的治愈率能高达95%,但其费用极其昂贵,受众少,依从性差,病毒易突变和耐药,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DAA类药物并不能有效减少丙肝的再次感染等诸多因素而受到限制。研究发现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调控细胞代谢,增殖分化,表观遗传学,肿瘤的发生发展,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定,药物的潜在靶点等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注意力聚焦在lncRNA与疾病之间的关系,近年来有大量报道从分子水平揭示肝癌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的各阶段的调控与lncRNA的关系密切,但是关于lncRNA与HCV感染肝癌细胞系Huh7.5.1细胞中的作用还鲜有报道。之前HCV感染的动物模型仅限于黑猩猩,成本高,且存在较大伦理分歧。近几年来发现人源化HCV受体转基因小鼠能很好的支持HCV的感染和复制等整个生命周期,但同时也存在感染成功率低的缺点。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HCV感染人肝癌细胞系Huh7.5.1后差异表达的lncRNA,并研究相关lncRNA对Huh7.5.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周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而有助于深入揭示HCV感染机制,为HCV感染和肝癌细胞增殖提供潜在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及药物靶标。本次研究欲在ICRTg4R+的基础上,尾静脉注入NK GM1block抗体,IL10及ApoE3探索优化HCV感染的条件,以便建立更好的小动物感染模型来促进HCV感染机制及抗病毒药物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生物测序方法分析HCV感染72小时前后,lncRNA的芯片表达谱差异,筛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lnc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verse tanscription-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RT-qPCR)的方法对差异表达的 lncRNA进行验证。构建针对目的基因的shRNA,以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lncRNA对细胞功能的影响,进一步采用CCK8以及Ki67细胞增殖实验研究差异表达最明显的lncRN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RT-qPCR探讨lncRNA对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linB1/D1/E1的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运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在攻毒前一天外源性尾静脉注射一定量的待研究蛋白,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及肝脏的病毒载量。结果:本研究发现与未感染细胞对比,感染HCV3天后的细胞共有3563条lncRNAs的表达水平上调,5639条lncRNAs的表达水平下调。从中挑选出差异表达明显的17条lncRNAs进行分析,进行RT-qPCR验证,发现与芯片结果最相符的两条lncRNAs,其中一条lncRNA-RP11-288L9.1表达水平在HCV感染的细胞中上调,另一条lncRNA-ADAM20P1在感染HCV后表达下调。其中沉默lncRNARP11-288L9.1能抑制细胞周期蛋白基因cyclinB1/D1/E1的表达水平,并明显抑制Huh7.5.1细胞的增殖,并影响细胞的迁移力,降低细胞的侵袭性。外源性注射GM1,ApoE3,及IL10蛋白组都可以促进小鼠血清及肝组织的病毒载量。结论:综上所述,我们研究筛选出HCV感染前后差异表达显著的lncRP11-288L9.1,初步发现其对HCV感染及Huh7.5.1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都有促进作用,极大可能是促癌的宿主因子,并对HCV小鼠感染模型条件进行优化。
其他文献
目的: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继阿尔茨海默症之后的第二类重要的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acid,AA)及其衍生物是参与炎症反应的重要
溢油事故导致环境问题频发,开发特殊性能的油水分离材料迫在眉睫,简易制备低成本磁性油水分离材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商用聚氨酯(PU)海绵为基底,以硬脂酸(SA)
[目的]新生期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法(Vannucci)结合8%低氧环境建立HIBD模型,成年期后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ronic Unexpected Mild Stress,CUMS)建立抑郁症模型,探
氯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在于废水,污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是一系列典型的水中污染物。特别在腐殖酸存在下氯酚类化合物是饮用水氯化消毒的副产物。氯酚具有“三致”(致癌、致
目的:探讨血糖应激性升高比值(Stress Hyperglycemia Ratio,SHR)与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近远期事件发生率的关系,评价该参数对评估AMI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连续纳入644例确诊为AMI的患者,入院后采集患者基本病史信息、入院24小时内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
镍钛基形状记忆合金因其稳定的形状记忆功能而逐渐受到更多设备制造领域的青睐,其中Ni47Ti44Nb9形状记忆合金作为管接头已应用于飞机液压系统管路及海底输油管道系统中,飞机
搅拌摩擦加工作为一种大塑性变形方法,加工区域能获得细小的等轴晶,其可以作为超塑性加工的原始组织。对于超塑性加工,组织的热稳定性至关重要。然而,搅拌摩擦加工区域在热处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移动技术不断进步,移动应用程序层出不穷,人们使用社交网站也变得越来越简单和便利。社交网站的互动功能突破了时
电动汽车传统电缆插电式充电方式存在因充电器件磨损老化引起的人身安全问题,以及充电过程不能进行自动操作等弊端。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作为一种理想
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关系国计民生,与居民健康密切相关。由于其结构复杂、分布广泛,无法实现对城市供水管网全天候全区域的监控,给突发外源污染(如蓄意投毒等)以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