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的免疫调节及多药耐药逆转的初步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血病是起源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属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免疫学研究表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免疫治疗可彻底清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达到根治目的。 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捕获抗原,并由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B淋巴细胞,从而诱发一系列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抗原递呈细胞效应的发挥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也是唯一能激活初始性T细胞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研究表明只有功能成熟的DC才能有效地发挥递呈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大量实验证实,联合应用细胞因子rhGM-CSF和rhIL-4能将白血病细胞诱导成为DC,但这些白血病源性DC一般存在功能缺陷,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促进白血病源性DC的成熟,在研究DC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白血病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其难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若能将耐药白血病细胞诱导成DC(我们称之为耐药白血病源性DC),然后应用高效低毒的药物促进其成熟,则可将此DC细胞自身携带的白血病特异性抗原递呈给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伤白血病细胞,同时可间接起到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作用。临床上HHT、rhIFN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新近发现rhIFNα-2b、HHT能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源性DC的成熟。然而,rhIFNα-2b、HHT或两者合用能否促进耐药白血病源性DC的成熟,尚未见文献报道。 研究表明,含有CpG基序的寡核苷酸(CpG oligonucleotide,CpGODN)在体外可以通过上调MHC-Ⅰ、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刺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脾虚湿困型溃疡型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IL)-13,IL-23及环氧合酶-2(COX-2),c 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影响,探究其对溃疡性结肠炎作用
利用 1 996年世界 1 1 6个国家的截面数据 ,分析了铁路网密度与人口密度、人均GDP的关系 ,建立了一个统计模型来反应国家铁路网建设的宏观需求 ;提出了依赖 偏好指数的概念
目的: 从组蛋白乙酰化水平来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 DADS)体内外诱导人急性髓性白血病HL-60细胞的分化,揭示DADS诱导HL-60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寻找治疗白血病
现代西方科学因其一维性与主客分离性,而不能成为我国文化现代化的标准。以西方文化与西方科学的标准,来作为我国文化与科学现代化的标准,是我国文化现代化的要防止的第一个
会议
目的:探讨仙白合剂联合双歧杆菌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SPF级SD大鼠60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剩余52只造模。采用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溃
目的: 探讨阿霉素(ADM)+顺铂(DDP)+异环磷酰胺(IFO)(ADI)化疗方案对骨肉瘤细胞整合素α_v、VEGF、PC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化疗后整合素α_v、VEGF、PCNA表达与骨肉瘤复发
<正>外伤性肋骨骨折在司法实践中非常常见,在胸部外伤中发生率较高。对于肋骨骨折明显分离错位的病例通常医院诊断很明确,但肋骨单纯线性骨折(含不全骨折)及肋骨中段骨折在初
会议
《百年中医传承录》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万芳研究员和她率领的团队与出版者通力合作的产物,从作品本身反映出的社会学意义和中医学术意义来看,具有立意深远、手法新颖、装帧精美
伴随着时代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物质与思想的不断交叠,创新思维的出现是历史进程的必然。美术课是艺术课程也是综合素质培养的摇篮,它不但能提升学生对于美的鉴赏能力,也能陶
<正>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当年秋冬季节可达到性成熟,这种蟹称为性早熟蟹,个体重量多在15-50g,当年就加入生殖洄游的降河群体的行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