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血病是起源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属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免疫学研究表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通过免疫治疗可彻底清除残留的白血病细胞,达到根治目的。 免疫反应的产生首先是由抗原递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捕获抗原,并由其加工、处理后将抗原信息递呈给T、B淋巴细胞,从而诱发一系列特异性免疫应答。因此,抗原递呈细胞效应的发挥是机体免疫反应的首要环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目前所知的功能最强的,也是唯一能激活初始性T细胞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研究表明只有功能成熟的DC才能有效地发挥递呈抗原,激活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大量实验证实,联合应用细胞因子rhGM-CSF和rhIL-4能将白血病细胞诱导成为DC,但这些白血病源性DC一般存在功能缺陷,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促进白血病源性DC的成熟,在研究DC介导的抗白血病效应中具有重要意义。 白血病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产生是其难治和复发的主要原因,若能将耐药白血病细胞诱导成DC(我们称之为耐药白血病源性DC),然后应用高效低毒的药物促进其成熟,则可将此DC细胞自身携带的白血病特异性抗原递呈给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杀伤白血病细胞,同时可间接起到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的作用。临床上HHT、rhIFN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新近发现rhIFNα-2b、HHT能促进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源性DC的成熟。然而,rhIFNα-2b、HHT或两者合用能否促进耐药白血病源性DC的成熟,尚未见文献报道。 研究表明,含有CpG基序的寡核苷酸(CpG oligonucleotide,CpGODN)在体外可以通过上调MHC-Ⅰ、Ⅱ类分子和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的表达,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