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会计准则下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与实证分析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7896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盈余管理本身是一个中性概念,但是对于一些有特定目的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就有了特殊的意义。比如对于亏损公司来说,我国政策有特别处理和退市的规定迫使它们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盈余管理。而对防范盈余管理,完备的会计准则无疑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从2006年新准则颁布开始,人们就一直在讨论新准则将给中国企业的财务行为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2007年1月1日,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中率先使用至今已经有两年时间,但人们对新准则的实施效果及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规范分析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少有人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分析数据来支持规范研究的结论,本文正是为了弥补这种缺憾而撰写的。   本文首先研究了盈余管理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盈余管理的定义、特点、产生的各种原因;其次采用规范研究方法,较为系统的分析新准则的实施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法的影响,探讨了新准则可能带来的新的盈余管理机会;然后利用2007年和之前的年报数据,通过假设检验、线性回归等方法,找出亏损公司扭亏过程中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化;最后一部分给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IT产业在全世界范围的迅猛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在中国的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了很多基于信息产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发展过程并不足一帆风顺,大部分的小
结合香港路劲集团巨资收购顺驰中国有限公司55%股权的案例,提出企业并购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风险最终都会无一例外地集中到估价风险上。因此,对估价风险的研究和探讨对并购的成功
电力作为能源的主要组成之一,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得以实现的重要物质基础,同时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达水平是存在着直接关系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电力工业
诚信是社会文化的基石,企业诚信文化是企业经营、品牌建设、发展壮大的基本保证。世界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和跨国公司为代表的新生事物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到人们面前,让人目不暇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