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基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w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氧化石墨烯为载体,以半导体为催化剂,通过异位复合和一步法合成的方法分别制备出石墨烯基半导体复合材料rGO-Au-CdS和rGO-Cu2S。并分别对其在传感和光热方面的性能进行探讨。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本文合成了三元协同复合半导体/金属/石墨烯(Au-CdS-rGO)纳米结构。合成的Au-CdS核壳纳米颗粒中Au核大概为50 nm,Au-CdS以三明治的结构包裹在rGO中。其中GO首先被半胱氨酸盐酸盐(cys)改性处理,因为cys上的-SH能够与Au-CdS上的金属键形成较大结合力的金属S键,从而有助于纳米颗粒的分散。同时,显示负电性的GO-cys可以与正电性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包裹的Au-CdS进行静电吸引,二者可以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合成的三元协同复合结构在TEM、UV-Vis、XRD表征手段下展现了一种全新的异质结构。从光电转换效率(IPCE)实验可以看出制备的三元协同复合材料能更有效的利用可见光,其在310 nm的转换效率可以达到78%,随之减小,但其在长波长的光电转换效率高于5%。荧光(PL)表征对比说明复合结构对CdS壳有淬灭作用,同时表明光生电子空穴能够在异质结构界面有效传递。拉曼和阻抗显示电子在复合结构的传递是从Au-CdS到rGO而且阻抗较小。最后我们探讨了三元协同复合半导体/金属/石墨烯纳米结构在传感(以H2O2为探测分子)方向的潜在应用。实验发现,三元协同复合半导体纳米结构修饰电极对H2O2的检测限为0.005mM,检测线性范围为0.03-7 mM。以上得知制备的三元协同复合半导体金属石墨烯纳米结构在生物传感方向有潜在的应用。2.本文利用一步法在无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情况下制备了不同复合物。通过表征,我们选择以硝酸铜作为前驱体,以与GO 5:1的比例加料,制备出具有高结晶性、窄尺寸分布和分散性好的复合材料。通过XRD和TEM对复合结构组成进行表征发现,制备的复合物为Cu2O-rGO。然后再原位对制备的复合材料硫化,从TEM和XRD表征图可以看出,硫化后的复合材料成分是Cu2S-rGO。然后我们对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光热性能的探讨,光热效率计算发现Cu2O-rGO、Cu2S和Cu2S-rGO的光热转换效率分别为26.4%、17.2%和30.6%,说明Cu2S-rGO不仅可以利用rGO的灰度吸收更多的光,而且可以作为载体有效的分散纳米颗粒;同时,Cu2S自身的吸收光可以产生很重要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从而增加了光热性能。
其他文献
富勒烯因特殊的笼型结构而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能够应用在生物医学领域,尤其在抗菌、抗氧化、药物载体等方面有相当好的应用前景。富勒烯的疏水性阻碍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为此我们采用化学修饰的方法来改善其水溶性,拟采用靶向性较好的RGD肽与富勒烯进行连接。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富勒烯双加成RGD肽,旨在改善富勒烯水溶性的同时提高其在生物学方面的性能。本文采用固液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两种富勒烯RGD肽衍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原油电脱盐脱水的机理、电脱盐罐的结构、工艺过程,以及控制方法,并考察了电脱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破乳剂进行筛选,优选适
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 L.)为苋科(Amaranthaceae)苋属(Amaranthus)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于我国很多地方。一般用作饲草,或直接作为杂草处理,其营养价值丰富,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有些亚洲国家如印度、尼泊尔等已将其用作传统药物使用。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皱果苋具有抗氧化活性,但对其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的研究仍十分匮乏,因此,开发皱果苋的医药保健功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