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注射液对家兔硬膜外腔脊神经的毒性作用及扩散范围,探究临床上硬膜外麻醉和术后镇痛使用罗哌卡因的合理浓度。 方法:实验所用硬膜外导管置管成功的40只健康成年家兔,体重为2.5~3.5kg。随机分为4组:0.2%罗哌卡因组(0.2R组,n=10);0.5%罗哌卡因组(0.5R组,n=10);1%罗哌卡因(1R组,n=10);0.9%生理盐水组(NS组,n=10),实验动物均以L6-7作为穿刺点,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1cm,将混有蓝色荧光试剂不同浓度罗哌卡因以0.5ml/kg,速度0.05ml/1s注射到家兔硬膜外腔,全部家兔实验期间均监测其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血氧饱和度(SpO2),并在不同时间点评估家兔后肢运动情况。每组分别取5只家兔在给药后100min心脏灌注固定标本,处死取脊髓组织,观察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在家兔硬膜外腔扩散范围。每组再分别取5只家兔在给药3天后行心脏灌注固定标本,处死取脊髓组织,制成HE冰冻切片及免疫组化石蜡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细胞Bcl-2阳性细胞表达率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1R组与NS组比较家兔的心率,血压,SpO2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1R组与0.5R组比较家兔心率,血压,Sp02有统计学差异(P<0.05);0.5R组与NS组比较家兔心率,血压,SpO2有统计学差异(P<0.05);0.2R组与NS组心率,血压,SpO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罗哌卡因浓度越高其扩散范围越广,1R组扩散范围最广为T6~L8,0.5R组扩散范围:T10~L7,0.2R组扩散范围L1~L7,NS组扩散范围L4~L6。家兔L4水平横断面中1R组荧光表达最高,NS组荧光表达最低;0.2%,0.5%,1%罗哌卡因可以达到家兔脊神经根及蛛网膜、根蛛网膜等处均有荧光。给药后30min、60min两个时间点0.5R组及1R组与NS组比较Tarlov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R组与NS组比较罗哌卡因在家兔脊神经Bcl-2阳性细胞表达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硬膜外腔注射0.2%的罗哌卡因,家兔心率、血压、SpO2无下降趋势、后肢运动评分高及扩散范围小,Bcl-2表达量较低。硬膜外腔注射0.5%的罗哌卡因家兔心率、血压、SpO2呈下降趋势、后肢运动评分低及扩散范围增大,Bcl-2表达量增高。硬膜外腔注射1%罗哌卡因家兔心率、血压、SpO2呈明显下降趋势、后肢运动评分明显偏低及扩散范围明显增大,Bcl-2表达量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