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翻译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相关研究围绕成人翻译技能展开,成果丰硕,然而基于偏误分析视角考察初中学生翻译实践的研究较为欠缺.一方面,国内外研究主要分析高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中出现的偏误.另一方面,国内外研究多着眼于语言水平与偏误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口译自我效能与焦虑的关联,有关自我效能和焦虑对笔译偏误产生的影响的具体研究仍有较大挖掘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作为英语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语言输出技能一直是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焦点,相关研究围绕成人翻译技能展开,成果丰硕,然而基于偏误分析视角考察初中学生翻译实践的研究较为欠缺.一方面,国内外研究主要分析高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基本技能中出现的偏误.另一方面,国内外研究多着眼于语言水平与偏误类型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口译自我效能与焦虑的关联,有关自我效能和焦虑对笔译偏误产生的影响的具体研究仍有较大挖掘空间.鉴于此,本研究遵照卡尔詹姆斯的偏误分类模型,将初中生汉译英练习当中的偏误类型分类,从语言水平、人口变量因素,包括性别差异和英语学习起始时间以及情感因素三个层面揭示三类不同的翻译偏误分布差异和影响.研究问题有四:(1)初中生汉译英中的三种偏误类型(本位偏误、词汇偏误和语法偏误)的分布情况如何?(2)初中生的汉译英高分组和低分组在三类语言偏误上的分布情况如何?(3)初中生的汉译英在人口学变量(性别和学习英语起始时间)上的偏误类型分布情况如何?(4)初中生的汉译英在情感因素(焦虑和自我效能)上的偏误类型分布情况如何?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在汉译英中常犯的偏误主要包括本位偏误、词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三类.其中语法偏误频率最高,这集中体现在词法偏误上;(2)在语言水平层面,语法偏误同样也是高分组和低分组中频率最高的,且低分组的三类偏误分布频率均显著高于高分组;(3)人口变量因素在偏误分布上也有所差异.其中,在性别方面,女生比男生在本位偏误上犯的偏误相对较多,但男生和女生在词汇和语法类型上偏误无异;在起始时间方面,两组在文本偏误和语法偏误上并无差异,而晚期学习者在词汇偏误上普遍高于早期学习者.(4)在情感因素方面,高焦虑组在本位偏误中的分布频率高于低焦虑组,而在词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上并无差别;高、低自我效能组在三种偏误类型上均未发现任何差异.研究意义亦有四:(1)理论上,本研究基于卡尔詹姆斯的偏误分类理论,分析了中国外语初学者汉译英偏误类型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2)方法上,本研究的定量与定性互为支撑,进一步证实语言学习者翻译实践中的偏误类型.(3)研究对象上,本研究通过对中国初中八年级学生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好地反映出当代初中生的翻译水平和问题,研究发现可反哺外语教学实践.(4)从研究内容来看,本研究从人口变量、语言水平和情感因素三个方面较为系统性地考察了学生的汉译英偏误分布情况,有助于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资鉴的研究维度.
其他文献
植物景观作为植物园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了植物园景观的品质和对大众的吸引力,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对植物园的植物景观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结合自然地理条件创造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备的特色的植物景观,并丰富植物景观的文化内涵,提升植物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成为当前植物园植物景观规划考虑的主要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对森林植物园植物景观的规划理论进行了探索,
<正>家长开放日活动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准备环节是家长开放日中重要的一环,全面、充分、到位的准备对家长开放日质量的提升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家长开放日准备环节中的现状分析,在实践活动中总结了我园在家长开放日中优化准备环节的经验,立足幼儿园教师、行政、家长、幼儿的视角,从物质准备、心理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行动策略。一、幼儿园家长开放日概念
目的 调查听觉障碍中学生的就业期望,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1年11月至12月,选取甘肃、山东、安徽、湖北、江苏和新疆等地10所特殊教育学校的312例听觉障碍中学生(年龄14~25岁),基于听觉障碍中学生的实际特点改编“就业期望问卷”,从待遇性、匹配性、声誉性、规范性4个维度调查并分析其就业期望。结果 共发放问卷312份,收回312份,有效问卷278份。听觉障碍中学生的就业期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
提质增效工作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在新时代开展提质增效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做强做优企业,实现企业“瘦身健体”,增强企业活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总结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提质增效的做法和经验,明确企业提质增效的基本工作思路和重点突破方向,提出打造提质增效“升级版”的举措,希望能够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探究听觉障碍中学生歧视知觉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听觉障碍中学生歧视知觉现状、社会适应现状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听觉障碍中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歧视知觉;社会适应总体较好,但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社会适应问题;不同听说能力的听觉障碍中学生在歧视知觉上存在显著差异;听觉障碍中学生的歧视知觉对其社会适应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因此,为降低听觉障碍中学生的歧视知觉、提高其
<正>案例背景幼儿园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思维品质,为幼儿步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户外游戏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思维品质,提高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本文以笔者曾组织过的一次以“水渠”为主题的沙水游戏为例,具体讲述基于幼小衔接背景的户外自主游戏建构的经验。案例展示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课程师:小朋友们,今天老
儿童对规则的认知会产生复杂的社会交往形式,对人际交往起促进作用。情绪表达规则的认知对儿童实现自我发展并适应社会非常重要。采用故事测验法对253名听觉障碍小学生情绪表达规则的理解与情绪表达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听觉障碍小学生表情调节知识能力随年级增高而增长,低年级到中年级是快速发展时期,女生好于男生,积极情境好于消极情境;情绪表达策略运用频率随年级增高而增多,高年级学生平静策略和掩饰策略使用较多,低年
幼小衔接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次转折与过渡,也是幼儿升入小学前的关键时期,在开展幼小衔接活动时,我们需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愉悦身心的游戏中,推进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游戏经验,促成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幼儿感兴趣的超市游戏圈建构为研究内容,探索如何以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建构超市游戏圈,发展幼儿主动建构认知的能力,通过在游戏中发展
本文主要是提出面向云网融合业务的一种一体化运维管理系统,具体从应用场景、业务需求、监控对象、技术架构、系统功能、硬件估算等多方面进行设计,包括告警和业务监控、报表分析、配置管理、系统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