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乏脂性腺瘤的能谱参数的差异性及能谱CT参数诊断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乏脂性腺瘤的效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GE Revolution机行常规CT平扫和动脉期、静脉期增强能谱CT扫描,并经病理证实为肾上腺结节性增生、肾上腺皮质腺瘤(平扫上CT值大于10HU)的病例。20例结节性增生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5~64岁,中位年龄41岁)和24例乏脂性腺瘤(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21~67岁,中位年龄39岁)最终被纳入研究。测量记录最佳的单能量图像与系统自动生成120KVp-like图像的SD值CNR及图像的主观评分,纳入研究的肾上腺结节性增生和乏脂性腺瘤患者动、静脉期肾上腺和同层腹主动脉的能谱参数,其中包括以10keV为间隔的40~140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及各基物质对的浓度,并计算动脉期、静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及标准化能谱参数,能谱参数对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的诊断效能用ROC曲线分析。本研究采用的统计学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和ROC曲线。 结果: 1.能谱动脉期最佳单能量图像质量优于120KVp-like图像,且结节性增生组和乏脂性腺瘤组动脉期最佳单能量图像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CT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动脉期结节性增生组和乏脂性腺瘤组40~80keV的各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脂-碘浓度、碘-脂浓度、碘-水浓度、钙-水浓度、HAP-水浓度、水-HAP浓度、水-钙浓度、碘-HA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绘制动脉期两组40~80keV的各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Effective-Z)、脂-碘浓度、碘-脂浓度、碘-水浓度、钙-水浓度、HAP-水浓度、水-HAP浓度、水-钙浓度、碘-HAP浓度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75、0.842、0.833、0.833、0.762、0.823、0.833、0.813、0.817、0.814、0.821、0.746、0.613、0.633。除水-钙浓度、碘-HAP浓度诊断的准确性较低以外,余指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其中40keV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水、脂-碘的AUC相对较大,分别为0.875、0.823、0.817、0.833,当动脉期40keV,有效原子序数、碘-水、脂-碘浓度分别以174HU、8.94(Z)、17.74(mg/cm3)、994.27(mg/cm3)作为预测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的临界值时,灵敏度分别为80.00%、90%、60%、85%,特异度分别为87.5%、62.5%、91.67%、75%,约登指数为0.675、0.525、0.517、0.600。动脉期两组能谱曲线均为下降型,但结节性增生组的能谱曲线位于乏脂性腺瘤组能谱曲线的下方,且keV越低,两组差异越大。两组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结节性增生组的斜率高于乏脂性腺瘤组。绘制动脉期两组能谱曲线斜率的ROC曲线,AUC为0.825;当以2.74作为预测肾上腺增生的临界值时,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0.0%、62.5%、0.525。 3.动脉期结节性增生组和乏脂性腺瘤组标准化能谱数据中的40~80keV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脂-碘浓度、碘-脂浓度、碘-水浓度、HAP-水浓度、钙-碘浓度、钙-水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标准化的40keV、50keV、60keV、70keV、80keV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脂-碘浓度、碘-脂浓度、碘-水浓度、钙-碘浓度、钙-水浓度、HAP-水浓度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808、0.742、0.763、0.779、0.692、0.813、0.815、0.728、0.650、0.788、0.733,其中仅标准化的40keV、50keV、60keV、70keV的CT值、脂-碘浓度、碘-脂浓度、碘-水浓度、钙-水浓度、HAP-水浓度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余指标的诊断效能较低。其中标准化40keV CT值、脂-碘浓度、碘-脂浓度的AUC相对较大,分别为0.808、0.813、0.815,当动脉期标准化40keV CT值、脂-碘浓度、碘-脂浓度分别以0.278、0.57、1.10作为预测肾上腺结节性增生的临界值时,灵敏度分别为80.00%、91%、81%,特异度分别为75%、57.33%、76%,约登指数为0.55、0.483、0.57。 4.静脉期结节性增生组和乏脂性腺瘤组40keV、50keV的单能量CT值、碘-HAP、脂-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绘制静脉期40keV、50keV的单能量CT值、碘-HAP浓度、脂-碘浓度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13、0.688、0.650、0.741,其中静脉期40keV的单能量CT值及脂-碘浓度有一定诊断准确性,余指标没有诊断效能。当静脉期40keV的CT值、脂-碘浓度以222.35(HU)、995.23(mg/cm3)作为预测肾上腺增生的临界值时,灵敏度分别为90%,56%,特异度分别为66.67%、70.63%,约登指数为0.567、0.446。 5.静脉期结节性增生组和乏脂性腺瘤组标准化能谱数据中的40~60keV的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钙-水、碘-水浓度、HAP-水、碘-钙、碘-HAP、脂-碘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标准化的40~60keV的单能量CT值、有效原子序数和钙-水、碘-水浓度、HAP-水、碘-钙、碘-HAP、脂-碘浓度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63、0.750、0.658、0.742、0.654、0.750、0.750、0.671、0.713、0.79,其中仅标准化的40keV、50keV的CT值、有效原子序数、碘-水、HAP-水、脂-碘浓度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余指标的诊断效能较低。 结论: 1.动脉期最佳单能量图像下结节性增生组和乏脂性腺瘤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CT值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能谱CT成像动、静脉期部分单能量图像、基物质对浓度及动脉期能谱曲线对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乏脂性腺瘤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动脉期40keV单能量CT值、基物质对(碘-水、脂-碘)、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分析及标准化碘浓度、脂浓度对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乏脂性腺瘤诊断效能较好。 3.能谱CT成像为肾上腺结节性增生与乏脂性腺瘤鉴别提供了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