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是当前中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它不仅加快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步伐,而且也对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五通”之一,是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根本保障,也为其他“四通”建设在沿线国家顺利进行提供社会和民意基础。民心相通增强沿线国家人民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和了解,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发展中国对外交流,促进“一带一路”顺利落实,最终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亚国家即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地区和中国的邻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战略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取决于中亚国家的支持并积极参与。因此,得到中亚国家的支持必须做好“民心相通”建设。“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几年以来,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互信持续增强、经济合作更加紧密,人文合作不断密切,并且双方围绕民心相同这一目标,在各领域展开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规模庞大的交流与合作。与此同时,虽然中国与中亚国家在民心相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沟通效率、更加注重沟通渠道和方式。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方法,围绕中国与中亚国家民心相通建设合作交流,首先对古丝绸之路上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友好交流进行历史回顾,进而梳理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民心相通领域所取得的成果,阐述民心相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最后对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使民心相通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旅游产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扩张,产业规模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结构问题,同时逐渐模糊甚至跨越原有的产业边界,通过融合方式形成新产业业态。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对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作出了明确指示。由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本身有较高的关联度,两大产业的边界与结构形态正在被重塑,产业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并将对
随着计算机软件系统规模的日益庞大,系统的复杂性也在不断提升,设计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将会影响到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传统的软件工程方法已经很难满足目前复杂和安全性
在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一次修订时,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在该法的第八十七条得以正式确立,填补了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立案监督方面的空白,并成为我国检察机关一项重要的监督职能。但由于该条文过于笼统,没有具体的细则,导致实践中运行效果有限。而后六部委(1)、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多个主体单独或联合出台各项规定、意见,对刑事立案监督具体内容进行了不断完善,为刑事立案监督制度在各级检察机关的良好运行打下了立法层
一、地缘时代衰落,电商平台开启地缘时代是主要以争夺地缘经济和营业部扩张为主的发展阶段,目前,该阶段同质化竞争使得我国证券公司经纪业务增长乏力,营业部规模效益趋缓。以
会议
2011年,我国已经将单框架控制力矩陀螺(SGCMG)成功运用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未来会进一步运用于我国的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项目。鉴于SGCMG框架伺服系统在航天器平台上
我国老年人口不断增多,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1971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有效的控制了家庭人口数量的增加,近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2015年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但由于生育孩子的成本高以及年轻人思想观念的转变,更加偏向于只生一个或者晚生晚育,因此,目前呈现出的家庭生活结构,对于年轻人来说,赡养老人的压力较大。老人养老问题成为一个非常重要而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家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它的应用为抢救病人争取了时间和条件,但机械通气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而引发护理纠纷;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过程
会议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踝关节损伤。据调查所知: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在不断增长,仅次于下肢损伤,位居第二位。然而,评测其康复的主要参考指标为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很高的参与度,然而面对发达国家以“再工业化”为核心战略的新工业革命和新兴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国际竞争格局深刻变革,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服务业全球化正逐步成为新国际分工的重要特征,全球价值链中的制造和服务活动融合趋势日渐凸显,生产性服务作为制造活动中间投入的比重也在增加。如何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突破制
在民事执行工作中,执行人员往往从财产表象、权利外观判断财产归属并决定是否将这部分财产纳入执行范畴。依财产表象作出的财产权属判断,极可能出现误判而致他人财产被不恰当执行。鉴于此,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中,确立了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期盼以此阻却法院不当执行并达到对案外人合法权益之救济。简言之,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制度之设计初衷,是为因民事执行而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案外人提供一个救济渠道。然而,仔细检视我国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