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族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被誉为“音乐诗歌民族”。蒙古族民歌作为内蒙古人民重要的情感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北方草原文化特色。我国许多音乐家将蒙古族民歌旋律与西方创作技法相结合,借鉴欧洲传统和声理论并与现代创作技法相融汇,创作出一些极具蒙古民族特色的民歌钢琴改编作品。本文通过对蒙古族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归纳和总结,并以斯琴朝克图创作的《诺恩吉亚幻想曲》为例,通过分析研究,阐述了蒙古族民歌钢琴改编作品对传统民歌的延伸及在写作手法上的创新。着重强调《诺恩吉亚幻想曲》中的大型器乐化、管弦化等使钢琴作品交响化的创作特征为作曲家的创新点。《诺恩吉亚幻想曲》是作曲家斯琴朝克图老师根据蒙古族民歌《诺恩吉亚》独立改编而成的钢琴作品,是希望用一些新的创作思维、新的创作技法为蒙古族民族音乐的发展寻求开拓性的探索和研究。作品将我国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叙述性特点用音乐创作的形式表达出来,并突出音乐的张力表现和戏剧化的矛盾冲突色彩,具有器乐化管弦化等交响性质的创作特征,使“钢琴作品交响化”就是这部作品区别于其他蒙古族民歌钢琴改编作品的创新之处。从这个角度,说明其在蒙古族民歌钢琴改编曲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也是本文以这部作品举例分析的缘由所在。笔者首先对中国民歌钢琴改编作品的发展时期进行概述,并简要介绍了蒙古族民歌的音乐内容和音乐特点,以及对现有蒙古族民歌钢琴改编作品进行梳理,并以《诺恩吉亚幻想曲》举例分析,分别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曲式结构特点、演奏技法特点和演奏风格特点等方面着手分析,以及阐述了蒙古族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的传承和意义。并且在目前为止对这部作品的文献研究在学术界是目前未有的。笔者通过对这篇论文的写作和研究,进一步探求蒙古族传统民间歌曲与现代创作技法的渗透与融合,并且如何更好地将蒙古族传统音乐风格特色体现在钢琴演奏中。希望本文能够为理论研究者提供研究依据,为钢琴演奏者提供提示指导,为传播本民族文化,提升蒙古族钢琴作品在音乐教学中的理解和运用,推动蒙古族钢琴音乐的发展尽自己微薄之力。论文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概述中国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第二部分概述蒙古族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第三部分《诺恩吉亚幻想曲》作者简介及《诺恩吉亚》民歌简介。第四部分《诺恩吉亚幻想曲》的音乐分析。第五部分《诺恩吉亚幻想曲》的演奏技法特点和演奏风格特点。第六部分对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民族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