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类黄酮摄入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关性研究

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yloud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增加膳食中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可以延缓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膳食类黄酮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细胞及动物的体外试验均提示类黄酮化合物能够保护晶状体上皮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延缓晶状体的混浊,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密切相关,推测膳食类黄酮可能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制定适合于研究黑龙江省膳食类黄酮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关性的膳食频率调查问卷(FFQ),通过膳食频率调查问卷的方式,回顾性评价膳食类黄酮中花青素、黄烷醇、黄烷酮、黄酮及黄酮醇5个亚类,黄酮亚类中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黄酮醇亚类中山萘酚、杨梅酮、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以及5种类黄酮亚类的总和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鉴于黑龙江省坐落于中国的东北部,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比较落后,冬季时间长,能够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时间短,而且蔬菜和水果种类较为单一,故选择该地区人群为调查对象。本研究是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取黑龙江省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为病例组,正常人群为对照组来研究膳食类黄酮摄入量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相关性。我们采用检验信度和效度良好、针对本地区人群类黄酮摄入的膳食频率调查问卷,并按研究目的给予改良,制定了本次研究的膳食频率调查问卷,筛选出黑龙江省居民经常食用的食物共6大类139项。2012年3月到2012年11月,随机选取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诊断为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并入院准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年龄在50岁到70岁的患者40名自愿者,均不伴有除外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血压、血糖控制良好)之外的全身系统性疾病。自愿者完成膳食频率调查问卷FFQ1,出院回家后完成连续3天24小时膳食记录,4周后将3天24小时膳食记录带回,并再次填写和第一次(FFQ1)相同的膳食频率问卷FFQ2。用3天24小时膳食记录检验膳食频率调查问卷效度,用两次相同的膳食频率调查问卷FFQ1和FFQ2检验膳食频率调查问卷的信度。根据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黑龙江省居民的具体情况,制定自然情况调查问卷。随机选取2012年11月到2013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入院准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年龄在50岁到70岁之间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249名,不伴有除外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血压、血糖控制良好)之外的全身系统性疾病,作为本调查研究的病例组。与此同时,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募集66名年龄在50岁到70岁之间,无任何眼部疾患,不伴有除外高血压、糖尿病病史(血压、血糖控制良好)之外全身系统性疾病的正常人群,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照组。协助受试者完成自然情况调查问卷和经过检验的膳食频率调查问卷,了解过去一年里受试者食用139种食物的频率和数量。采用2014年美国农业部最新颁布的类黄酮数据库。膳食调查问卷的原始数据经Epidata和营养计算器,EXCEL软件录入,获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和对照组的能量,25种营养素摄入量和类黄酮亚类摄入量。25种营养素及类黄酮及其亚类摄入量均经过能量矫正后,应用SAS9.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和对照组自然情况和营养素摄入量之间的差异,分析类黄酮摄入量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之间的相关性。计量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统计学检验采用卡方检验,将p<0.05确认为两组之间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单因素逻辑回归是将花青素、黄烷醇、黄烷酮、黄酮及黄酮醇,以及上述5种类黄酮亚类总和,黄酮亚类里的芹菜素和毛地黄黄酮,黄酮醇亚类里的山萘酚、杨梅酮、槲皮素及异鼠李素进行能量矫正后,按照四分位数间距分段,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之间的相关性,p<0.05确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矫正是在能量矫正的基础上,将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非营养因素,营养因素和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矫正。相关性的大小用调整后的优势比(OR)来表示并给出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判定以p<0.05确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改良的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效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49~0.58,信度相关系数范围为0.57~0.66。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能量摄入、年龄、教育程度、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家庭人均月收入及腰围臀围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能量矫正后的膳食纤维、维生素B12、叶酸、钾、铁、铜、锰、维生素B6、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摄入量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能量矫正的总黄酮(包括花青素、黄烷醇、黄烷酮、黄酮及黄酮醇),花青素,黄烷醇,黄酮(包括芹菜素与毛地黄黄酮),黄酮醇(包括山奈酚、杨梅酮、槲皮素及异鼠李素)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能量矫正的毛地黄黄酮、山萘酚、杨梅酮、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摄入在统计学上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的差异均表现为病例组的摄入量低于对照组的摄入量。将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的流行病学因素作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的多因素进行矫正,结果显示膳食摄入的总黄酮、花青素、黄烷醇、黄烷酮、黄酮及黄酮醇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不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摄入的芹菜素、毛地黄黄酮、山奈酚及杨梅酮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也不相关,无统计学意义(p>0.05)。膳食摄入的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生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槲皮素最高四分位数与最低四分位数比较:OR 11.78,95%CI:1.62-85.84,P<0.05;异鼠李素最高四分位数与最低四分位数比较:OR 6.99,95%CI:1.12-43.44,p<0.05)。本次研究中发现槲皮素含量相对较高的食物比例分别为:洋葱占25%,苹果12%,辣椒11%,大葱7%。结论膳食类黄酮中只有黄酮醇亚类的槲皮素与异鼠李素摄入量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存在负相关。推测在黑龙江省摄入含槲皮素较高的食物有可能延缓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本研究提示应该进一步开展针对老年人的营养教育,以积极预防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
其他文献
EPC总承包模式作为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深受市场青睐。然而现阶段因EPC总承包模式发包时间的不同,业主对项目投资的掌控度有所区别,并且与总承包商间信息不对称
高分辨率SAR实时成像的大数据量使得矩阵转置运算量激增,成为算法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DDRSDRAM的内部运行机制和读写时序,提出面向DDRSDRAM的最快列读取CTM(cornerturnin
开放政府数据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受到开放政府数据潜在价值的刺激和影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政府纷纷向社会公众开放政府部门持有的数据资
随着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智能招聘系统、社交网络平台、电子就业服务等技术在人岗匹配中应用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本体、案例推理、个性化推荐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