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探讨HPV感染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ESCC)病因学的相关性;(2)探讨LMP2/LMP7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新疆哈族ESCC易感性的关联;(3)探讨LMP2/LMP7基因遗传多态性及HPV感染与新疆哈族ESCC相关性。方法: (1)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16例哈族ESCC中和66例“正常”人群食管粘膜(NE)标本的HPV感染情况. PCR产物双向测序,测序结果应用BLAST在线分析。(2)应用PCR- RFLP方法检测168例哈族ESCC石蜡组织和283例同一地区无肿瘤病史的哈族正常人群血样LMP2/LMP7基因型分布。应用SPSS11.5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进行Hardy-Weinberg检验。结果: (1)HPVL1、16、18、31、45E7及多重感染率在316例ESCC中分别为64.6%、41.1%、25.3%、14.2%、7.3%、17.7%,在66例“正常”人群食管粘膜标本中分别为18.2%、15.2%、9.1%、4.5%、1.5%、4.5%,除HPV45外,HPVL1、16、18、31E7及多重感染率ESCC与NE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OR值,HPVL1、16、18、31E7OR值分别为8.196、3.914、3.390、3.487、4.523;(2)按照病理资料分层分析,HPV18基因型分布在中低分化食管ESCC中的检出率为29.5%,在高分化ESCC检出率为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HPV31、45基因型与分化程度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新疆哈族ESCC组中,LMP2三种基因型R/R、R/C、C/C所占比例分别为41.07%、48.81%、10.12%,在哈族正常对照组中为61.48%、34.28%、4.24%,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之野生型LMP2 R/R型,杂合型LMP2 R/C患食管癌风险为2.13倍(OR=2.13, 95%CI=1.42-3.20),纯合型LMP2 C/C患食管癌的风险为3.57倍;(4)在新疆哈族ESCC组中,LMP7三种基因型Q/Q、Q/K、K/K所占比例分别是81.55%、14.88%、3.57%,在哈族正常对照组中分别为68.55%、29.68%、1.77%,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野生型LMP7 Q/Q型比较,LMP7 Q/K基因型OR值为0.42;(5)分析LMP2/LMP7联合作用时对哈族食管癌的影响,结果显示携有LMP2突变型/LMP7野生纯合型组合的个体OR值为2.463;(6)分析LMP2/LMP7基因多态性与哈族食管癌HPV感染及病理分级之间相关性,统计学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1)HPV感染与新疆哈族ESCC病因学有相关性,HPV16、18型是新疆哈族ESCC的主要高危亚型;HPV16合并HPV18感染增加了患食管癌的风险,HPV18与哈族ESCC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2)LMP2/LMP7基因遗传多态性与新疆哈族ESCC易感性相关联,LMP2 R/R型、R/C型增加了患食管癌的风险,可能为其易感基因;LMP7 Q/ K型降低了患食管癌的风险,可能为其保护基因;(3)新疆哈族ESCC中LMP2/LMP7基因遗传多态性与HPV感染可能无相关性,它们在新疆哈族食管癌病因及发病学中可能各自独立地起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