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极大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并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但是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对海洋粗放式地开发和无节制排放,海洋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灾害多发等环境问题突出,这些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甚至稀有物种就此灭绝,滨海旅游环境遭到破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也会受到威胁,海洋环境问题已成为海洋经济增长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就目前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提升海洋经济生产效率,实现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亟需解决的问题。在说明我国海洋环境和海洋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将海洋传统投入要素、海洋环境投入要素和海洋经济增长纳入到一个整体生产过程中,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计算生产者自身的效率,得出我国沿海各地区的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值,并利用ArcGIS分析功能、核密度估计、基尼系数、变异系数、α趋同及β趋同等方法对我国沿海各地区的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进行时空分析和动态演进趋势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T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各可能的影响因素对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我国沿海11省市的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呈稳步提升趋势,而且地区间的差异在缩小;河北的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水平最高,增长率反而最低,海南的效率水平最低,增长率反而最高,最高与最低效率之间的差异成收敛态势;(2)从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来看,传统投入要素的增加促进海洋经济的增长,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以增加涉海就业人员数与尽可能转化更多海洋资本为重要前提。海洋经济产值增加的同时伴随着海洋环境污染的加据,工业废水的排放对海洋坏境的污染程度最大;(3)各地区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存在趋同现象,趋同速度为5.64%,受现有生产力水平限制,河北、广东等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值越高地区的趋同速度低于海南、辽宁等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较低的地区;(4)从影响因素来看,海洋经济发展水平对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起负向作用,主要原因是海洋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小于因此引发的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等的成本。海洋物质资本与对外开放水平对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起正向促进作用,海洋产业结构、海洋人力资本和环境治理力度没有通过模型检验,对海洋经济绿色生产效率未起到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