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对机体维生素A和B2吸收代谢的影响

来源 :华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壳寡糖作为一种具有丰富生理活性的新食品原料,在食品、医药等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少数人群服用壳寡糖会引起眼睛发红和口角炎等现象,由于研究缺乏,导致上述过敏性反应的原因及机理尚不清楚,限制了壳寡糖产品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应用。本课题以小鼠为研究对象,检测机体维生素A及维生素B2水平及其吸收代谢中关键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探究壳寡糖对机体维生素A及维生素B2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旨在为壳寡糖产品在新食品原料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论文通过体内实验,选取体重和年龄相近的ICR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小鼠,分别灌胃不同剂量壳寡糖:76 mg/Kg·BW(壳寡糖低剂量组)、760 mg/Kg·BW(壳寡糖高剂量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5周。首先,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每天观察小鼠进食量及体态特征,每周记录小鼠体重,研究壳寡糖造成的维生素缺乏是否会影响小鼠进食、体态、体重及脏器系数。研究发现,空白对照组和高、低剂量壳寡糖组中的小鼠进食量均正常,没有出现死亡情况;高剂量壳寡糖组皮毛较粗糙且色泽偏黄,活动频繁,偶易激怒,但是没有观察到进食量明显下降、相互进攻抢食、体重增长缓慢、眼部出现分泌物等维生素缺乏的症状。实验过程中无小鼠死亡。壳寡糖对小鼠的体重及脏器系数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其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壳寡糖对小鼠血清及组织中的维生素A、RBP4及细胞色素P450水平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壳寡糖对小鼠组织中维生素A代谢通路关键基因mRNA、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壳寡糖都会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和RBP4含量,并且都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壳寡糖的摄入会导致肝微粒体中总蛋白含量及细胞色素P450(CYP450)含量减少(p<0.05),但不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p>0.05)。壳寡糖会显著抑制小鼠组织中RBP4、CRBP1、LRAT、CYP26A1、STRA6的mRNA表达水平,且呈现明显的剂量效应(pp<0.05)。壳寡糖对RBP4、CRBP1、LRAT、CYP26A1的蛋白表达水平影响与其对这些代谢通路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趋势一致,但是壳寡糖对STRA6的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由此推断,壳寡糖通过抑制RBP4、CRBP1、LRAT、CYP26A1及STRA6等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或蛋白表达水平,造成机体内血清和肝脏中的维生素A含量降低。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壳寡糖对小鼠血清及组织中维生素B2及其衍生物水平、核黄素激酶(RFK)及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合成酶(Fladl)酶活性及含量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壳寡糖对小鼠组织中核黄素转运蛋白家族(RFT1、RFT2、RFT3)、RFK及Fladl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壳寡糖对小鼠组织中RFT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会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及小肠中的维生素B2及其衍生物黄素单核苷酸(FMN)、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含量(p<0.05),但只有维生素B2呈现显著的剂量效应,FMN和FAD都未出现显著剂量效应(p>0.05)。壳寡糖会显著降低RFK和Flad1酶活性及含量,显著抑制RFT1、RFT2、RFT3 mRNA表达水平及显著抑制RFT2蛋白表达水平(p<0.05)。由此推断,壳寡糖通过抑制RFT1、RFT2、RFT3的mRNA表达水平及RFT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血清及小肠中的维生素B2含量;通过降低RFK、Flad1的酶活性及含量,减少血清及小肠中的FMN、FAD含量。本研究表明,壳寡糖通过抑制机体维生素A代谢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及维生素B2吸收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降低机体中的维生素A及维生素B2含量,为壳寡糖产品作为新食品原料的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失效检测是实现分布式系统高可用性的一个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网络通讯协议、分布式算法、组通讯协议、组成员管理协议、计算机集群管理、网格计算等各种分布式应用系统中,
本文通过对兰州中川机场2004年-2012年的观测资料中大风天气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大风的随时间分布特点,得出本场大风天气的各种特征,并简单探讨其形成原因,同时指出本文的分
本文主要研究了棉用耐久阻燃剂N-羟甲基-3-二甲基膦丙酰胺的合成工艺及其在棉织物上的阻燃应用工艺,找出了合成的最佳工艺路线和阻燃应用较为成熟的工艺条件,具体内容如下:1.用无
目的通过丙烯腈染毒大鼠的自发活动性、转棒实验、步下法及方位水迷宫测试,探讨丙烯腈对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染毒,每日1次,连续30 d,单次染毒剂量分别为3.2,
本文是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60717)“蛋白质基可食性生物聚合膜智能结构的研究”的部分内容,主要研究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大白菜纤维的提取和改性,以及在可食用蔬
等离子体处理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清洁生产技术。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纺织材料大大降低用水量、用电量、用气量以及化学品用量,并且能在不产生或少产生污染的情况下实现相同的
本论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DTAD)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酰化改性,制备出改性大豆蛋白酰化物,再将酰化物通过戊二醛交联制备成改性大豆蛋白凝胶。研究了改性大豆蛋白凝胶的溶胀平
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指在健康人体小肠中不能被消化,而能在大肠中可以被发酵分解的淀粉及其降解物的总称。本论文对RS的测定方法与影响RS形成的因素作了初步研究,并利
近20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环境和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演变趋势,在项目风险事件中隐含
本文对玉米SOD的提取及其对酒精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不影响酒精发酵的前提下,提取得SOD酶制剂,抵消酒精生产过程的成本。 从玉米整粒中提取SOD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玉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