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体仁研究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uweiaip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体仁(1617—1676),字公勇,号蒲庵,河南颍川卫(今安徽阜阳)人。著有文集《七颂堂集》。与王士禛、汪琬、施闰章等并称为“十才子”1,官至吏部郎中。爱好交游,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所交对象皆为俊秀。本文以刘体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家族渊源、交游情况、诗、词、文创作。论文分五章:第一章论述刘体仁家族背景和生平经历。探究其家族背景和生平经历。刘体仁出生于颍川太邱刘氏家族,其家族有两大特点:一是军功起家,二是诗书传家。一世至六世注重武略,第七世由武转文,参与科举,文学成就显著。刘体仁生活在明末清初,从小读书应试,39岁中进士,步入仕途。54岁辞官漫游,60岁去世。其良好的家族教育背景、重视教育的传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基础。第二章考察刘体仁交游。根据交游对象的不同,梳理刘体仁交游情况,探究交游刘体仁的影响。刘体仁交游对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前朝遗民,如龚鼎孳、孙逢奇、傅山等。另一类是同年好友,如王士禛、汪琬、计东等。交游对刘体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学方面,集会结社促进文学诗艺的进步,提高在文坛影响力;二是其思想方面,排解易代的苦闷;三是爱好方面,交游拓展了兴趣爱好,广泛的兴趣爱好又拓展了交游广度。不断拓展的交游也增加了自身生活阅历,从而拓宽了创作广度和深度。第三章分析刘体仁的诗,主要从主题内容和诗歌特点角度阐述。《七颂堂诗集》中,保存诗歌408首。主题内容上,主要涉及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悼亡诗、唱和赠答诗等。艺术风格上善于借景抒情、用典巧妙、善写组诗。第四章研究刘体仁的词,从主题内容和艺术特色角度阐述。《诗余》一卷中,保留词作11首。主题内容包括题赠词、祝寿词、感怀词。《七颂堂词绎》提出词论33条,其中不乏新见,如诗词分疆、词贵婉约等,对后世词学理论的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同时,刘体仁的词创作,也遵循了词论的要求,用字典雅、意境巧妙、风格婉约。第五章解读刘体仁的文。《七颂堂文集》中保存散文106篇,主题内容涉及古文、汝颍集诗叙、七颂堂尺牍。艺术上以赋为文,骈散合;常用排喻,注重文采;巧用对话,生动形象。
其他文献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网络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活动的“第二社会”。正是由于信息网络的普及化,寻衅滋事等违法行为在虚拟网络领域不断出现并增加
本文以西藏地区1980-2012年逐日降水统计资料为基础,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西藏地区的强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分布特征;采用以10a为步长的直线滑动平均法来模拟各气象要素年
情境感知源于普适计算领域,情境感知最早由Schilit等人[1]于1994年提出,自情境感知被提出以来,大量基于情境感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
2007年北人参加了首届Print China,主办方细致的工作、热情的观众尤其是接踵而至的合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很给力''。很显然,对于第二届PrintChina盛情而又充满诱惑
十多年前,在中国印刷界,人们还很少知道有一个东港安全印务,十多年后,东港已经跻身成为占据国内票据印刷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