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的主要指导思想:本文利用模糊集合论中的方法,主要是综合评价法为工具,通过对企业的指标体系进行重新分析,整合出一套文章本身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从而对企业的综合盈利能力进行更客观的评价。本文通过分析建立盈利能力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论的方法进行客观分析并建立模型。二、本文的构成引论部分:在本部分,主要是提出本文的观点。本文首先提出了管理中的模糊性问题,提出了精确性与模糊性的对立,是管理中突出的矛盾,而管理的定量化也是研究管理中大多问题的基础。系统日趋复杂,则模糊性也就越明显,精确性也就越来越不能准确说明管理中的问题。模糊数学就是研究和处理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模糊集合论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中已经被广泛的使用,但盈利能力指标体系是否可以使用其理论和方法,还未曾有学者专家明确提出过,即使提出过也未有确定的支持和过多的探讨。除了提出管理中模糊性问题,本文又提出了盈利能力指标体系本身的模糊性。盈利能力目前只能通过一些量化和非量化指标来进行非完全系统化分析,各个指标都只能分析盈利能力中的一部分,然后把这些指标进行简单的联系。主要还是通过专业人士的专业能力和经验来做出判断,每个专业人士都有自己的专业视角,所以对不同的指标又有不同的认知。针对模糊性与盈利能力指标体系本身的模糊性,把二者联系起来,成为本文研究的关注点,也为下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个起点。在本部分,本文还对国内外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文的观点:即模糊集合论在盈利能力指标体系研究方面还处于初始状态,即使有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关注,但真正完全系统的建立一套简单实用的指标体系,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研究还很少。从而为本文以后研究提出了挑战。第二部分主要首先对模糊数学产生、发展以及体系框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模糊理论真正的起源是美国,但在美国因为传统的习惯力量,其发展很缓慢,在欧洲也出现同样的情况。但由于模糊数学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中有得天独厚的作用,目前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欧美国家所接受并使用。1993年的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作为IEEE神经网络协会的刊物在美国创刊,这是模糊系统理论已经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发展的标志。其体系框架由模糊集合的概念、模糊识别、模糊聚类、模糊决策、模糊关系方程、近似推理、模糊规划以及其他九个部分构成,其中几个部分可以联系也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结合着其他数学理论知识逐渐在发展。在此部分,文章还介绍了模糊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对国内外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过程也进行了简单介绍,说明了模糊数学已经被广泛采用在管理中。最后文章结合着引论和本部分的内容,对盈利能力分析和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在盈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利用模糊集合论中方法的优势。第三部分是本文最关键的部分,提出了本文的基本原理和模型构建。其中基本原理:文章采用了样板法为基础对隶属函数进行分析构建,采用模糊聚类的理论对需要分析的数据进行分类,然后主要采用模糊决策中综合评价法进行模型构建。模型构建主要通过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是指标体系构建,主要采用传统理论来分析构建,简单性和包容性为其基本原则。由此分析构建了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九个,共四大指标类,这为后面的步骤提供了基础。其次为权重集的确定,对二级指标采用了连续年份相关系数回归得出,这是根据指标体系本身的理论以及特点得出,相关性越强则权重越大;对一级指标权重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理论逻辑排序法来计算。再次为评价集V的确定,这是采用模糊集合论综合评价法的必须步骤,文章确定了三个评价指标“好,中,差”。然后是隶属度的确定方法,文章提出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构建隶属函数,提出可以对分析年份采用样板法或者正态分布法,并且提出根据数据偏向于采用样板法进行隶属函数构建。最后是模糊矩阵运算,对以上所计算出的参数,结合着实际分析所需要的数据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最终结果。对以上步骤文章进行了综合叙述,明确了模型构建的过程,展现了本文构建模型的特点,对模型进行了概括。第四部分为实例分析,即通过随机抽取的2005年公司数据,代入模型。根据2005年全部公司数据分析构建出实用的隶属函数,这是本文的一个独创,然后按照第三部分的参数和步骤计算出最终结果。文章对结果进行分析证明,进一步证明了模型本身具有很好的有效性。虽然模型还有缺点,但从实用性和客观性上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为进一步研究模糊集合论在盈利能力指标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实例部分也反映了模糊集合论在盈利能力分析中,方法采用是灵活多变的,只有具体的结合数据本身特点才能建立最合适的隶属函数,只有隶属函数能够客观确定,才能提供最客观的综合结果,也才能为指标体系本身以及内容的分析提供客观依据。第五部分为最后综合论述部分,对本文的论点提出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本文采用的方法进行了说明和逻辑分析,对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总结。经过这些概括,文章提出了对本文的评价,为文章做了总结。三、本文的创新和不足创新:首先,本文在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提出了简单化和包容性原则,把繁冗的指标系统进行了简化,使指标体系更清晰。在简单化的基础上,文章并没有忽略指标体系本身所要反映的内容,即企业综合的盈利能力,所以又提出了包容性,在尽可能的基础上让指标包容最多的内含。所以在这两原则指导下,定出整个指标体系:四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共四个指标类。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可行性。其次,本文采用了模糊集合论中的部分方法,这在盈利能力分析体系构建中尚属于新内容,虽然有学者也进行过研究,但也没有具体化过。再次,在隶属函数构建中,文章采用了实际数据分析为基础,然后通过分析结果进行具体构建。完全按照数据本身特点来思考隶属函数,这在以往的文章中尚未出现过。本文采用了样板法为基础,结合均匀分布特点得出了文章独特的隶属函数构建方法。不足:首先,指标体系的建立虽然有理论分析依据,但本身的简单化和包容性还有待进一步商榷,还需要对其进行更深的分析,有其争论点。其次,隶属函数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分析成分,还需要更多的数据分析,需要进一步精确化。最后,最终分值的获得主观性也比较大,虽然效果很好,但缺乏非常客观的观点进行论证,而目前也没有更好的理论或数据来完善。四、本文的期望任何新的研究都有其不足和值得深究的地方,文章最后提出需要各位专家老师指正。其中提出了是否能够进一步采用模糊集合论中线形规划方法等,没有能够采用更深的方法进行模型构建是我的一大遗憾。在采用的方法上,我还是更多的吸取了他人的经验,更多的是关注实用性,而比较少的关注了其理论性,这也对以后的研究提供了障碍。为此,我将会对此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解决这个难点。文章有新看点,但也有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我将会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改进,也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学生在此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