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循环下Sn-5Sb-xCuNiAg/Cu微焊点界面IMC演变及力学性能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sun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功率器件朝着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方向的不断发展,对电子功率器件的封装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然而,电子产品在实际工作服役环境中,由于元器件长期处于温度交替变化的服役环境,芯片、焊点和基板三者之间因热膨胀系数不同会在温度变化过程中产生应力与应变,使焊点的性能急剧下降,降低了焊点的可靠性。因此,研究冷热循环对微焊点可靠性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本研究室人员的研究基础,本文选用Sn-5Sb及SAC305两种钎料作对比,研究Sn-5Sb-0.5Cu-0.1Ni-0.5Ag钎料在Cu焊盘上形成的微焊点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生长演变规律,并分析添加微量元素Cu、Ni、Ag的作用机理。通过剪切及纳米压痕的实验方法研究冷热循环前后三种微焊点的剪切性能、体钎料的硬度及蠕变行为。研究表明:冷热循环前,Sn-5Sb-0.5Cu-0.1Ni-0.5Ag/Cu界面IMC是由细小颗粒状的(Cu,Ni)6Sn5堆垛而成;Sn-5Sb/Cu和SAC305/Cu界面IMC形貌分别是锯齿状和扇贝状,界面IMC的主要组成均为Cu6Sn5。冷热循环1000次后,Sn-5Sb/Cu、SAC305/Cu界面IMC形貌变得相对平坦,且界面IMC的主要组成发生改变,靠近钎料一侧的界面IMC组成为Cu6Sn5,靠近基板一侧界面IMC组成为Cu3Sn;但是Sn-5Sb-0.5Cu-0.1Ni-0.5Ag/Cu界面IMC的形貌及组成未发生明显变化。当冷热循环的次数增加时,三种焊点界面IMC层厚度均有增加。但是,在相同循环次数下,Sn-5Sb-0.5Cu-0.1Ni-0.5Ag/Cu界面IMC的生长速率明显小于Sn-5Sb/Cu。这是由于微量元素Cu的添加减小钎料与基板的浓度差值,阻碍反应扩散和体扩散的进行,抑制了界面IMC的生长。冷热循环前后,Sn-5Sb-0.5Cu-0.1Ni-0.5Ag/Cu剪切强度、体钎料硬度始终高于Sn-5Sb/Cu和SAC305/Cu;且在相同循环次数后,相比于Sn-5Sb、SAC305体钎料,Sn-5Sb-0.5Cu-0.1Ni-0.5Ag体钎料蠕变位移及蠕变速率最小,抗蠕变性能最强。在Sn-Sb基钎料中,Sb固溶于β-Sn中形成置换固溶体,起到固溶强化的作用;微量元素Ni的添加形成大量的(Cu,Ni)6Sn5,阻碍位错的运动,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且Ni可以细化晶粒,起到细晶强化的作用;微量元素Ag的添加形成大量Ag3Sn,起到第二相强化的作用;微量元素的添加提高微焊点的剪切强度、体钎料硬度及抗蠕变性能。冷热循环前,三种微焊点均在体钎料处出现韧性断裂;冷热循环1000次后,Sn-5Sb-0.5Cu-0.1Ni-0.5Ag/Cu的断裂方式及位置未变化,仍然在体钎料处发生韧性断裂,而另外两种焊点发生明显变化,其中Sn-5Sb/Cu是在体钎料及体钎料和界面IMC的交界处出现了韧-脆混合型断裂,SAC305/Cu是在体钎料和界面IMC的交界处出现了沿晶脆性断裂。
其他文献
文章从“杭州新浪潮”的电影现象出发,以凝滞的时间感和以视点的空间位移为主要特征,再结合传统江南电影中的废墟美学意象,对构建江南电影的当代意蕴做了初步尝试,并暗示了它作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资源的一种可能。
期刊
新高考背景下,高三备考应坚持“评、教、学一致”,开展符合高考评价要求的命题研究。议题式命题的价值在于:让试题成为学科备考内容的必要组成部分,使复习备考有载体、铸魂育人有抓手、政治引导有魅力;让命题成为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路径,以创新思维沉潜学养,以严谨逻辑锤炼品质,以求实互助凝聚力量;让解题成为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通过任务驱动、情境解构、理论调用,使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有效地被检测、
期刊
文中探讨了不同发泡剂稀释倍数对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测试了不同稀释倍数下泡沫的沉降距和泌水量,泡沫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干密度和吸水率。结果表明:发泡剂稀释倍数为40~80时,泡沫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变化较小,干密度从1428kg/m~3增加到1487kg/m~3,吸水率从11.95%增加到13.55%;当稀释倍数为60时,随着试件养护龄期的增加,其强度最稳定。
期刊
本文以拓璞VMC-C50双转台五轴机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机床整机动态特性,同时对机床重要部件中的双转台回转工作台动态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对机床整机动态特性研究,分析了机床各个结合面刚度,后建立双转台五轴机床几何模型,将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并按照真实机床材料和计算得到的刚度参数进行设置,得到一个固定位置下的整机模态,仿真分析了27×3个工作位置的机床模态。建立双转台五轴机床三维kriging拟合
学位
泡沫混凝土属于轻质混凝土材料,在墙体填充中应用广泛。发泡剂是制备泡沫混凝土的基础材料,生产企业始终未停止对发泡剂的研究,期望生产出效率更高、效果更高、节能与环保效果更强的发泡剂。文章对发泡剂的类型及研发情况进行介绍,分析发泡剂在泡沫混凝土制备中应用的局限性,对其在现浇泡沫混凝土、砌块或墙板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论述,旨在进一步提高发泡剂在建筑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效果。
期刊
轴承圆柱滚子是圆柱滚子轴承中的核心零件,其直径的偏差对轴承的承载能力及旋转精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轴承制造企业主要采取人工检测的方法进行检测,其存在着误检率高、稳定性差和效率低等缺点。同课题组人员研究了一种轴承圆柱滚子直径测量系统,其能够实现圆柱滚子高速动态测量,但动态误差对测量系统精度影响较大。本文以提高测量系统测量精度为目的,以测量系统为研究对象,对测量系统进行动态误差源分析,对测量系统动态
学位
点阵结构是由点阵单胞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组合而成的一种多孔结构,由于其具有轻质高强和良好的吸能效果而广泛应用于轻量化吸能结构。针对自然界中蜘蛛网拦截飞行昆虫并有效吸收冲击能量的现象,结合在点阵结构设计中常用的仿生学设计法设计具有蜘蛛网吸能特性的不同仿生蜘蛛网点阵结构,通过理论仿真和准静态压缩实验研究三种仿生蜘蛛网点阵结构的结构参数对吸能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三种仿生蜘蛛网点阵吸能效果。首先,基于圆网蜘蛛
学位
蠕墨铸铁因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良好的铸造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高比强度工程机械零件中,由于蠕化窗口窄,蠕化率精确控制难度大,使蠕墨铸铁生产成本高。因此,深入研究蠕墨铸铁凝固以及相对应的热分析评价特性,对实际生产和学术研究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课题结合热分析与液淬技术对蠕墨铸铁凝固过程中石墨形核、长大和蠕化进行了实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了热分析样杯内孕育型添加剂与消耗Mg型添加剂对蠕化率、热分析曲线
学位
高速电主轴单元是实现高速高精度加工的核心部件,它将机床主轴与电机融为一体,实现了机床主轴与电机的“零传动”。这种结构极大地降低了高速加工时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提高了工件的加工效率。高速电主轴的振动性能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因此对高速电主轴整机系统进行振动特性研究及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本文首先对高速电主轴整机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采用传递矩阵法建立电主轴的转子-轴承-外壳动力学模型,
学位
电介质电容器不仅有着稳定的性能表现,而且具有优异的循环寿命和极高的功率密度,然而其应用受到电容器内部电介质材料普遍存在的低能量密度的限制。因此,提高介质电容器的储能密度是当前高性能薄膜电容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较好的介电常数和击穿强度,但其储能密度仍不能满足如今的发展。为了提高其介电常数和储能密度,本文选取两种不同掺杂态的聚吡咯(PPy)作为填料来提高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