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家校合作成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路径。在实践中,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是学校和家庭责无旁贷的义务,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认识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究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分析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可以说,离开了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本论文在探讨过程中采用了翻阅文献数据、追溯历史、问卷调查、人物访谈等多种方式,调查了T市共560名教师和家长,深层次地剖析了现阶段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当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家校双方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存在错位;家校合作过程中家长的参与水平普遍较低;家校合作过程中学校安排的相关活动不恰当,缺乏互动性、针对性、延续性:心理健康家校合作的模式还比较单一,主要以“校本模式”为主:家校合作中家长从学校和教师处获得的指导不够等。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产生问题的原因:教师与家长参与家校合作受时间的制约;心理健康教育未被普遍被家长和教师接受和重视;家庭参与教育权的制度缺失;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匮乏,物力、财力支持不足:缺乏监督管理机制和政策上的支持等。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家校合作的实施途径进行了新的有益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政府而言,应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家校合作的实施,并将督导组织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中来。对学校而言,要强化教师正确的家校合作观念,把家校合作纳入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中,要给予家长充分的指导,提高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加大力度夯实心理健康教师的师资实力。对家长而言,必须构建积极正面的心理健康理念,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关注度,强化对学校心理健康活动的参与度等。总之,深入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趋于最优化的状态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