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区农牧民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来源 :青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t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关于三江源区生态破坏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成果非常之多,就三江源区生态退化的原因而言,目前研究者的意见大体可以归纳为自然成因和人为原因两种。从长期来看,源区生态退化的自然原因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是从短期影响来看,很多学者都认为源区生态退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是息息相关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三江源区的黄南、海南、玉树、果洛四州的农牧民经济活动与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两期工程三江源区生态变化与当地民众经济活动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三江源区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中,结合源区农牧民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对策,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是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推动源区基础产业的发展。同时发挥民族文化、政策、制度、法律等因素的作用,促进源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加快了文化思想的交流,也加速了西方文化思想对于我国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影响。与此同时,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多元化催生了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任何国家的刑事审判程序都包含定罪程序和量刑程序。定罪用来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量刑则是在定罪的基础上确定被定罪人的刑罚。定罪与量刑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因此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