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而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关于三江源区生态破坏问题的研究,近年来成果非常之多,就三江源区生态退化的原因而言,目前研究者的意见大体可以归纳为自然成因和人为原因两种。从长期来看,源区生态退化的自然原因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是从短期影响来看,很多学者都认为源区生态退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是息息相关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基础,以三江源区的黄南、海南、玉树、果洛四州的农牧民经济活动与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对两期工程三江源区生态变化与当地民众经济活动的关系进行研究。然后以此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解决当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三江源区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中,结合源区农牧民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及其原因,提出了一些对策,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是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基础,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发展有机畜牧业,推动源区基础产业的发展。同时发挥民族文化、政策、制度、法律等因素的作用,促进源区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