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对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体外循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期进一步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随机原则,将24例术前心功能Ⅱ-Ⅲ级(NYHA标准)在CPB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及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艾司洛尔组(组1,n=12)和对照组(组2,n=12)。病人年龄在40-80岁之间。冠心病患者术前4周内无急性心肌梗死(AMI);瓣膜患者术前无风湿活动表现;术前24小时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正常范围之内;术前心脏射血分数>40%;术前无心内分流;严重肺疾病,肝肾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近期无口服降糖药和茶碱类药物病史。于胸部切皮时开始给予实验组艾司洛尔70ug/kg/min,每2分钟根据心率变化调整剂量,每次调整幅度为10ug/kg/min,使患者心率维持在基础值的80%以内,直至体外循环开始。对照组给予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检测胸部切皮后10分钟(T1),主动脉阻断后30分钟(T2),主动脉开放即刻(T3),主动脉开放120分钟(T4)四个时点心肌标志物的变化;并观察围手术期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自动复跳率及心律失常情况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只在插管后中心静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余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没有差异性(P≥0.05)。术后情况:入ICU后5小时及10小时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标志物: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各个时点TnⅠ的释放均低于对照组,且在T1时点有显著统计学差别(P<0.001)及T4时点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艾司洛尔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在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情况下降低心肌标志物的释放,具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有统计学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