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情境中的决策研究一直是运动认知领域的焦点问题,对于那些开放性的、同场对抗类的集体竞技项目来说,运动决策的水平直接影响着运动员运动能力和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被试在篮球比赛场景搜索任务中眼动及脑电的测试与分析,探索篮球专项运动员信息加工方式特点及其神经机制。本研究随机选取我校篮球队的20名二级运动员,平均年龄20岁,和22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平均年龄21岁。采用改良的oddball范式:在屏幕中央呈现十字,而后快速呈现篮球比赛场景的图片,要求被试准确且快速地判断图片上是否有篮球,按键反应。图片包括原始图片(标准刺激)160张和修改图片(偏差刺激,PS图片)40张随机呈现,图片呈现时间为150ms和600ms两种。实验程序通过E-prime2.0编制,记录反应时和正确率作为行为学指标。眼动数据通过iView X软件进行采集,对注视次数,平均注视时间,兴趣区内注视点和注视时间眼动指标进行分析。使用NeuroScan Nuamps40导系统采集脑电信号,用Curry软件对ERPs的相关成分的峰值和峰值潜伏期进行离线分析。研究结果的行为学数据显示,专家较新手在标准刺激下的反应速度和准确性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并达到显著水平。专家组在PS图上的正确率显著性低于新手组,说明非篮球专项运动员在信息加工时更依赖具体信息。眼动数据显示,图片呈现600ms时,在PS图片上,新手组观察图片的注视点数目和平均注视时间显著性多于专家组,而在兴趣区内的注视点和注视时间不存在组别差异,说明篮球专项运动员具有更高效的视觉搜索策略,依赖整体线索自上而下加工。事件相关电位数据显示,呈现时间150ms时,专家组对PS图在枕区诱发的N1成分的潜伏期显著早于新手组;呈现600ms时,专家组在枕区诱发的N1成分的潜伏期显著性早于新手组,表明篮球专项运动员有更加快速的视觉搜索和信息加工的能力。结论:非篮球专项运动员更依赖观察到的具体信息从而进行决策。而篮球专项运动员在对情景任务进行信息加工和决策时更依赖整体线索,相比非篮球专项运动员,更不易受与真实情境有冲突的信息的影响,具有更加快速的视觉搜索和信息加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