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混合所有制改革正式启动,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如何在经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充分挖掘国有企业的增长潜力进而提振国有经济,保证国有资本做大做强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是我国在当前形势下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公有资本与非公资本的融合一方面解决了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效率下降等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民营企业品牌影响力和融资能力不足等问题,二者的融合在使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就业率的提升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附加效应。从国家层面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使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巩固公有制主体地位,能够促进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同时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平衡效率与公平。从企业层面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实现治理协同与双方优势互补。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云南白药案例分析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同时以实证的形式深度探究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对云南白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和模式做以分析并提出针对我国现阶段改革的对策建议,为今后其他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提供借鉴。通过实证和理论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云南白药通过在母公司层面两次引入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战略投资者间接实现混合所有制改革,经营绩效开始好转,通过吸收合并母公司整体上市缓解了委托代理链过长等问题,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这种成效是通过改变企业的股权结构,将“一股独大”改为“多股同大”形成股权制衡机制并引入市场化的公司治理等形式提升企业治理效能进而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来实现。最后针对我国目前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合理选择战略投资者并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